一、开始是最重要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说,"但凡事情的开头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幼年的教育。人类在幼年时期,人格和个性最容易受到教育的影响,想塑造成什么模样,就可以塑造成什么模样。"
儿童幼年及早期教育早就表明:那些在儿童的早期充分发展了他们的感知觉、视觉、听觉、嗅觉,以及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发展认知,受到良好陪伴,教育引导的儿童,他们的智力、情感等方面发展的能力会更好。
当儿童完成了幼儿期的教育,正式跨步迈进学校教育的时候,这不谛于是他们生命的又一次新生。因为他们即将从感性的儿童世界迈向理性的知识世界。一个人,只有他理性的知识世界发展得越充分,他才能充分运用他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智慧。
儿童从跨入学校门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路坦途。因为这时的儿童,早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脑中,早就接受了一些观念、知识,养成了一些习惯,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只是这些观念、知识、习惯、思维,行为有高下、良莠之分。这些观念、知识、习惯、思维,行为发展得好,将会极大地促进儿童学习、智力、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发展。反之,将会严重阻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这些,都取决于儿童幼年时期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引导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怎样影响。
但是,从跨入学校教育的那一刻开始,它代表着儿童正式接受知识,学校教育的开始。它意义非凡,良好的开端,尽快的适应,将会为他们顺利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这将是一些孩子噩梦的开始。
二、一年级是逐渐良好习惯养成的起点期
我们说,儿童在入学前早就不是一张白纸,一些儿童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我的一年级的实际教育实践表明:一些儿童极度好动,一刻也停不下来,缺少规则意识,缺乏专注与自控,爱干净,有条理、整齐与整理的生活能力很差,做什么事都非常拖沓……这些生活中的习惯与能力,如果不加以逐步地改变,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智力及情感等健康地发展。
应该说,一年级是改变儿童不良习惯的关键期,也是良好习惯培养的起点期。正如柏拉图所言,儿童越是幼小,对他的教育影响及塑造就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改变已经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就越难。
另外,一年级也是养成新的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比如:作业书写工整漂亮,认真细致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做完做业检查的习惯;回家按时作业,不拖沓的习惯;爱好读书,阅读的习惯;及时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养成整洁有条理的习惯;及时复习与预习的习惯;早上按时起床,晚上准时睡觉的习惯……
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习惯。"
在儿童入学一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家长努力发现并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建立新的习惯及良好的行为方式,对他们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他们行为矫正及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错过了这个关键期,不管是矫正也好,还是建立也好,都将变得十分困难。
三、一年级是适应学习的关键期
进入一年级,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习。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儿童需要付出很大心智与精力的智力活动,总的来说,是艰辛的。对一年级的初入学儿童而言,有的甚至是痛苦的。
它需要注意力发展还十分不完善的儿童相对地有一定时间的注意力,以便倾听老师知识的讲授,接受信息并对此作出自己的反应,从而发展自己的思维与理解力;它需要儿童运用还不大灵便的手,握住铅笔,写下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它甚至需要儿童克制好动、爱玩的天性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儿童去适应学习生活。这对游戏,玩耍是他们以前的主要活动方式而言,学习无疑是枯燥的,无聊的。为此,家长要鼓励,引导儿童主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强制措施。
不要过分相信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对于适应一年级学校生活的儿童而言,他们并不轻松。
四、一年级是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关键期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还没进入学校,他们较少关注教育及对儿童的教育方式。
在入学前,更多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是放养式的教育。对他们缺少陪伴,缺少教育引导,甚至缺少对他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养成。大多数家长延续的是父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的想当然的教育,这当然教育不好孩子。
教育孩子必须得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所以育儿首先得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智力、情感及意志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及教育素养。
孩子的改变,首先源于家长的改变。家长的学识,修养,眼界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高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与其说是追求一个更好的孩子,不如说陪伴孩子成长,认识自己,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
孩子进了一年级,既是孩子学习的开始,又是家长教育观念学习的开始。不学习,不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孩子的发展一定受限。此时,如果家长意识到了,转变过来了,努力改变自己,积极引导孩子,孩子的发展道路将会平坦,顺畅得多。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