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很短的时间看完了《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如此想来,小团体中唯独多崎作没有鲜明的特征与个性……至于被那个友人团体接纳的原因,作时时感到疑惑。自己是否在真正意义上被大家需要?如果没有自己,其余四人会不会反而更亲密无间、快快乐乐的相处下去?他们会不会只是出于偶然,还未觉察到这一点?难道想到这些不是时间的问题?”说的太准确了,作的疑惑与不解我也有过。
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大学期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缺少色彩和个性的人,人不漂亮,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浑身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拍照不会笑,k歌要跑调,写东西止于流水账,看小说止于师太,执着于奖学金和挣生活费,“内里空空的容器,无色的背景,没有明显的缺点,也没有过人之处”,真真是无趣至极,一度对友谊不做过多幻想,只觉得如果谁能伸出手来,我自是受宠若惊,定当好好珍惜才是。
大二的时候,这样的我居然开始跟有趣的小花和小徐有了交集。小花和小徐两人很要好。小花古灵精怪,小徐十足文青范,她俩都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欢K歌,K当下最流行的歌曲,不论中外、不论国语粤语,我经常很好奇他们到底是怎么就学会的。小徐每天练字,晨跑,热衷看各种小言(言情小说),不论荤素,不论亦舒、琼瑶、岑凯伦、席绢,几户看遍学校所有租书店。最有意思的是小花,小花一度热衷减肥,跑步、节食都试过,但起色甚微,后来不知从哪得到秘方,每天回到宿舍就换好装备,小腿包好保鲜膜,双手举矿泉水瓶上下800下,扫兴的是,婴儿肥照肥不误,后来工作了她倒是随意就瘦下来了,现在是妥妥的时尚女强人一枚,s线尽显。
大二暑假我留在学校准备考研,小花暑假家教,天时地利人和,每晚我自习回来,小花家教回来,二人洗漱完毕,卷起席子就往宿舍楼顶跑。也不知道宿舍楼顶面向暑期留校学生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知道每晚楼顶都会有很多像我和小花这样的,带着收音机幕天席地的有不少,有两人一起的,也有三五人一块儿的。大家聊天聊到深夜,伴着收音机的音乐入眠,然后等到第二天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现在想想那年夏天还是会忍不住觉得真真是浪漫纯真美好啊,这也一度让小徐很恼火,这么好,她居然不在。因为小花,跟小徐也慢慢要好,慢慢的开始三个人很要好直到现在。在我们圈子建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有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接纳当时显得那么没有色彩的自己。有时候会将自己游离出来,觉得自己是挺幸运的,于是更珍惜,不期待更多,用多崎作的话说是“能成为那个五边形不可或缺的部件,多崎作自然感到高兴,也为之骄傲。他打心眼里喜欢其他四人”后来慢慢成长,不再执着于到底自己好在哪,她们是真的觉得自己好吗。开始觉得是时候让自己成为“值”的人,做一件事情坚持下来,学英语,跑步,写流水账,旅行,跟自己对话,学会舒展眉头与微笑,自己体会变化与成长,看作的自述就像是在听我在自言自语,只是心已笃定。
喜欢作的另一个原因也因为作的执着。作从小认定了要从事跟火车站有关的工作,于是认真学习,一门心思要上东京的工科大学念“车站建筑第一权威”教授的研究所,即使离开熟悉的城市,那么好的朋友,毕业后当科长助理真的从事修建火车站工作,他是真正懂得自己内心所需的人。限定目标,能使人生变得简洁,简洁的人生也是有美感的。
也喜欢惠理,她很善良,会发现别人的好,即使圈子散掉后,其他人各有不理解与不接受,但她后来跟作说赤“那家伙绝不是坏人。你要理解啊。他只是装出一副坏模样。”说青“那家伙仍然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心。”说他们“我们是曾经的我们的事,绝不是没有意义的。幸存下来的人,就背负着幸存者必须完成的职责——尽可能好好的活下去。哪怕有许多事情永远不会完美”。为什么我们要做善良的人,因为善良的人多数都会有好运的,真开心惠理后来是幸福的,当然除出这点,也与她和黑分开后,重新找到自我有很大关系。
解心结宜早不宜晚,时机过了,结虽解开,但也是回不去了的,就像作、青、赤、黑,结解了,但大家都有共识大概今后也是不会再见面了,遗憾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