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由岭南转而去往青藏高原,还不知这车祸的身体能不能抵得过高反,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毕竟火车也要走三天)。6月真正的打螺丝日子偏少,阅读的时光也就偏多了一些。
加上又开了全民的会员,既如此,那就好好用用这个软件,不然岂不浪费。却没想到,全民也成了我存放录音的好去处。超过2小时的阅读录音,大于100M在某扣都不给保存,我只好给它转存到全民来,这边却是永久保存的,只是阅读记录给公开了。
不过,我的阅读也并无不可公开的地方,没有见不得人的话。和上个月一样,我今天主要还是来总结6月份的阅读和唱歌情况,阅读我是认真的,唱歌是很业余的,只不过,我也很用心地唱,不论是中文歌亦或是英文歌。
第一部分:阅读
本月已完成阅读的书目有央北版《杨绛传》、陈实权的《围城》,武志红《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新开阅读书目有罗银胜精装版《杨绛传》,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圣艾克苏佩里的《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英文原版),还有于洋编著的的《梦想走进现实》(中英文对照阅读),武志红的《为何爱会伤人》。
继续阅读书目有许钧穆雷的《翻译学概论》,盛唐的《变态心理学》,潘光旦《性心理学》,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李清如《用美国小学课本学英语》,李文俊翻译的《我弥留之际》,《鲁迅全集》,王朝柱的《……与长征》,《弘一法师全集(全四册)》。
这个月的英文阅读主要就于洋的那本《梦想走进现实》做一个精读,有些篇章不厌其烦读了很多遍,收益很大。对于《梦想走进现实》,我已经从第一部分读到第二部分,都是精选自各个行业的精美英文短文,甚至有些是节选,没有标明作者和出处,这是最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
比如书中其中有一篇《Solitude》小短文,我至少读了十几二十遍,每次阅读小说传记等等,我都要阅读它,我一开始有些怀疑它是节选自梭罗的《walden》,但是我又不太肯定,也就只能作罢,毕竟不只有梭罗写过独处话题,我印象中叔本华写的独处,也是非常经典。
此外,本月还读了一小部分英文原版的《The little Prince》,童话故事情节颇有趣味性,值得推荐给小朋友。
六月份重点阅读书目大约是三本书,《相约星期二》《银河帝国》《精装版杨绛传》,其余的阅读只能说是辅助的“小甜点”,而“主食”肯定就是这三本书。所以,忽略掉“小甜点”阅读,只讲“主食”阅读。
《相约星期二》作者是美国的米奇·阿尔博姆。我还差两篇就读完了,已经读至第十二个星期二——讨论原谅,剩余无几,可以略聊几句感悟。
整体来说,作者米奇带着真诚与善意,写出了这本智慧之书,结合我正在翻译的《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分外觉得米奇的可贵之处。
我们能从作者米奇·阿尔博姆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最大的诚意,那就是要把莫里教授那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传达给读者,没有悲哀,没有痛苦,没有抱怨,没有沮丧,没有恐惧,最大的感受只有豁达热爱,通篇无处不豁达,又无处不透露出一份浓浓的热爱。
莫里对世界的热爱,对自己人生的热爱,对万事万物的热爱。从头到尾,他都在强调一个“爱”字,并且说“爱是唯一的理智行为”。
可《我弥留之际》中,无处不透露出一种悲观情绪,毕竟那个“我”是不被家族接纳,哪怕丈夫应许把自己拖回娘家安葬,可从头到尾那种抱怨与不情愿贯穿始终,读来特别压抑。
虽然我还只是翻译一部分,却有些读不下去和翻译不下去的趋势。所以我停了下来,来看看有爱的人生《杨绛传》,读读爱意满满的莫里语录《相约星期二》。
罗银胜版本的《杨绛传》,不同于冯远臣写《陆小曼传》,罗更喜欢罗列杨绛等大家的原文,颇有几分材料堆砌的感觉,好在作者章节题目行文编排材料安排等等,都还非常讨喜,读起来也就不是那么枯燥。罗银胜喜欢大段引用,各种杂志公众号的文章,他都有引用采纳,可谓确实材料详实得吓人,把原文引用大段整个篇幅,也是常有的事。
如果说整部罗银胜版本的《杨绛传》有20万字,我怀疑他的引用和末尾注释可能占了15万,真正自己的文字实在太少了。只不过,人物传记无所谓了,大量引用原文甚至传主的文章,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目前,我已经读到《杨绛传》的第九章“十年尘世”,能够把上个世纪那十年时光拿来单独做章节,我不得不说作者很胆大,也很明智。
精装版《杨绛传》,我读得很慢,不过收获也不是囫囵吞枣能够比拟的,每个章节,我都能花1-2小时不等。既对比央北的《杨绛传》的不同,还再一次感受到那一代人的风骨与智慧。
最后,我来说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已经读到第三部《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中间部分,第一篇“骡的寻找”已经完成阅读,正在阅读第二篇“基地的寻找”,里面贝泰孙女(艾嘉蒂娅)的古灵精怪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既然阅读《银河帝国》,那就不得不把这15部的名字都记一下,好比记录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有一副对联有利于纪念,也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一部短篇《越女剑》。对于阿西莫夫,暂时也没有很好的记忆方式,只能暂时把15部小说中英文名称罗列如下(见电子书第二部):
阿西莫夫 银河帝国系列(共15部)
基地系列7部
银河帝国1:基地(Foundation)
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
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Prelude to Foundation)
银河帝国5:迈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
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Foundation's Edge)
银河帝国7:基地与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
机器人系列5部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I, Robot)
银河帝国9:钢穴(The Caves of Steel)
银河帝国10:裸阳(The Naked Sun)
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The Robots of Dawn)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Robots and Empire)
帝国系列3部:
银河帝国13:繁星若尘(The Stars, Like Dust)
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
银河帝国15:苍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
武志红《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围绕着“孤独、自恋、成长、梦想”四个话题展开,介绍了很多心理学家,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艾特哈特·托力《当下的力量》,也是通过武志红,我又去下载了这本书。
武志红在书中总结说:“失去自我的人很难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很难得的智慧。这意味着,你和当下的一切在一起,与当下的存在,包括你自己,建立了全然的联结。这也意味着你接纳了一切。它的对立面是拒绝当下,最严重时会出现所谓'双重束缚':你既不能在这儿待着,也不能在那儿待着;你既不能A,又不能-A。甚至会是,你不能待在任何一个位置上。例如,有一个来访者,当他每个月的收入是八千元时,他觉得工资低了。可当他的月收入是一万元时,他又觉得高了。而如果是九千元,他还是觉得不对。总之,他好像觉得怎么都不对。这会让人这样理解:你的自发性绝对是错的,选择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不可以”。
这样一来,寻找自我就显得很重要,既不过分自恋,又要符合社会整体的要求。今天看到简友清亦寒推荐一本书《父母的觉醒》,虽未阅读,却颇似相熟一般,特别文中一句“你的表现,才是对孩子的教育,而不是你吼她的那句话。”特别打动我。
这话立刻让我想到儿时,我的父母一言一行,为何我在唠叨中,把视听能力向他们关闭了,为何我只在他们的暴力行为中体会到情绪的爆发,丝毫没有得到教育引导的启发。这就是他们的所有表现,我没法去美化和掩盖,不得不承认很失败。
好在失败中,它总有一些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要不是父亲的乐于助人帮忙瞎子阅读算命书,那几年的阅读,他无形中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
以至于哪怕最艰难最困惑最抑郁的时刻,始终也有阅读陪伴我度过每一天。所以,这无心之举,它总能开花结果。非如此,我又如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呢?
《我弥留之际》,我在6月份仅有两篇翻译,说来偏少,但是慎重考虑,对照许钧的《翻译学概论》,我不得不慢下脚步。这本书在翻译时,我又回去看李文俊的翻译,以及体会李文俊的序言内容,似乎有些新的感悟,并且觉得有很多改正之处,翻译的不当之处,前后矛盾,以及不太符合原著的地方,都敬请大家谅解。两篇如下:
As I lay Dying《我弥留之际》(六)(翻译系列59)
As I lay Dying《我弥留之际》(五)(翻译系列57)
第二部分:歌唱
六月份歌唱部分总共有记录307首(包括朗诵与阅读录音),月底全民可能是系统维护,导致清唱录音不能转存,颇为遗憾。不过之前也存了不少,聊作安慰。
统计唱歌部分有《吴哥窟》19次,《Scarborough Fair》17次,《只想一生跟你走》6次,《My Love》4次,《Right Here Waiting》10次,《从不放弃》10次,《红日》4次,《一丝不挂》3次,《留什么给你》8次,《我不后悔》2次,《无赖》3次,《大不了》4次,《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8次,《听心》6次,《顺流逆流》3次,《一生不变》2次,《一生中最爱》3次,byond乐队21次(有《为了你为了我》《喜欢你》《情人》《大地》《Amani》等),主要就这些了,余者不记。
没想到,本月平均每天有10首,当然有些朗诵和阅读也包括在内,除开朗诵和阅读录音,也就并没那么多了。唱歌并不是我的主业,作为一种爱好也不错。
实际上,阅读也并不是凭它吃饭,但是却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吃喝玩乐可以,没有阅读我真会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