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如昨天一样,同样的时间坐在同样的窗前,拿起同一部手机谱写新的篇章。
有一个人人都会去的地方,在我心里从小就烙下深深的烙印,那就是厕所。
小时候,家里的厕所叫茅房,其实就是一个用土坯垒成,上面用茅草和木头加了一个顶,在地上又挖了一个长方形的坑。简单的茅房就做成了。这种是最最普通的茅房。
还有一种茅房和这种差不多,它只不过地上的坑打通了,和猪圈连接在一起。茅房和猪圈是持平的,猪圈就是一个简易的土房子,土房子前面又挖了一个约莫三米左右的圆形的坑,坑的直径和土房子的宽度差不多,这个大坑是用来发酵粪用的,也是猪的活动和排泄场所。茅房建在这个坑的一侧,茅房里的小坑连接着大坑,人们的排泄物直接通向大坑。对于家里养的猪来讲,这无疑是一顿美食。
这是八十年代的厕所,我生活在这个年代,所以每次上厕所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悄悄的、慢慢的走进茅房,每次都是大叫着跑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次拉大便时,猪就哼哼哼的从它的土房子下楼梯来到大坑连接茅房的这里,等待着美食。家里若有一头猪还稍微好一点儿,若有七八头猪的话,猪听到声音,都会浩浩荡荡地赶下来嘶吼着争抢着美食。在那个年代,人都吃不跑,更别提猪了。我每次从茅房的小坑里往下看,看到一个个猪头挤在洞口,在焦急的等待着美食,我就害怕,我坐在坑上拉粑粑,就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动来动去,一点都不安稳,因为我怕猪们不小心窜过洞口咬到我的屁股。即使我每次很小声了,可是猪的嗅觉总是那么灵敏,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上中学后学校的厕所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校的厕所是用砖砌成的房子,长长的一排座落在操场的东北角,西面是女厕,东面是男厕。厕所里面很简易,就是一个个长方形的坑,小便时没什么,大便时就不得了了,因为拉一块大便出来后就听到啪嗒一声,就像扔入水中的石头,不过溅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污垢,你若屁股抬的不及时,全部溅在屁股上,所以大便时总是一拉一抬,反复做着这个动作,还有每次要把裤腿挽的高高的,要不衣服上也溅上去。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夏天的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厕所里下小雨,脚下都是厕所里流出来的污垢,里面还有爬来爬去的蛆,苍蝇还在上面飞个不停,我们都是捏着鼻子垫着脚尖上厕所,每次干净的进去,带着一身臭味出来。现在想起来都有点恶心。
那时学校里不听话的学生,老师的惩罚方式就是打扫厕所,掏粪坑,只要干过一次这个活的学生,下次他都乖乖听话了。
上高中时在县城,学校的设施不错,厕所就在教室一侧,很方便,又很干净。厕所也是一个长长的蹲坑,只不过大蹲坑隔成了一个个小蹲坑,下面是通的,便于冲水。最边上的一个蹲坑上面是个水箱,水会从那里隔几分钟一下子泻下来冲走污垢。那时候认为这是见过最好的厕所了。
上大学是在省城,学校的厕所更干净了,虽然也是和高中时一样的蹲坑,但是唯一不同的隔墙变成了一个个门,上厕所开门进开门出,隐私别人一点都看不到,而且有宿舍管理员天天打扫,很干净也无气味。
结婚后,家里的厕所都装的是坐便器,既方便又干净,现在不叫厕所了,都叫洗手间了。
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我却有些不适应了,往往蹲在坐便器上上厕所就要花好长时间,要酝酿很久。
我妈妈家还是蹲式厕所,不过很干净。每次回去妈妈都问我:“你家条件这么好,我这条件差能习惯吗?”我答:“习惯啊,尤其是上厕所时,拉的特别顺畅。”
妈妈大笑说:“你就是从小蹲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