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谈谈自律(2)

一、引入

今晚,让我们继续谈一谈自律。昨天,我们讲到心理学上给我们的两个启发即:

  • 环境的力量
  •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和自我辩护理论,我们如果要完成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先从工作中很容易的一部分入手,等我们接受并逐步上手的时候,再逐步升级

根据昨天的说法,那么我们要如何利用上面这两种理论,让自己自律呢?那就是用到互联网产品中的一个说法:“场景分析”。

二、用场景分析去拆分我们的自律过程

①什么是场景分析?

场景是一种虚拟的、关于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去达成特定目标的描述。---知乎

用户哪些时候会使用应用?是工作的时候?路上?约会的时候?睡觉前?朋友聚会?还是锻炼的时候?

用户在每个场景的具体情况是如何?心理状态如何?是否方便?困难是什么?

那么进行场景分析能给产品经理带来什么益处呢?

  • 让需求分析更准确
  • 让产品功能更全面
  • 让市场定位更明晰
  • 让团队对产品的理解更具体---刘飞

那么这个方法对于我们自律有什么启示作用呢?

即我们可以把我们具体的自律行动进行场景拆分。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学习,我们选择去图书馆学习。那么按照平常我们的做法就是写下目标:明天8点起床,然后去图书馆学习。然而最后能坚持不半途而废,继续坚持下去的人有多少呢?

那么,如果使用场景分析来拆分去图书馆学习这个自律行动要怎么做呢?

首先,第一步: 大场景拆分成小场景

我们需要去思考去“图书馆学习”这个目标需要哪几个场景?
按照我自己的思考即:

  • 场景A:从家到图书馆
  • 场景B:到图书馆后,如何保持高效学习
  • 场景C:离开图书馆后,怎么保持下次再来(可持续性问题)

第二步,每个小场景的情况是如何?
  比如

  • 场景A的主要困难是如何说服我们离开家里这个安逸的环境。因为我们总是安慰自己说在家也可以高效率学习,结果又是玩了一天的手机。

  • 场景B的主要困难是到了图书馆后,我们虽然比起在家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然可能会玩一下手机。这是一个“效率”的问题。

  • 场景C的困难是:我们如何持续下来,毕竟很多人都是坚持几天后,就逐步放弃,这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

第三步 针对每个小场景的具体困难,采取具体措施。

你看,经过上面三步,我们不就把一个大问题逐步拆解为各个小问题。当然,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这只是第一步,剩下的东西,明天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所经历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三):互联网时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
    葡萄喃喃呓语阅读 51,364评论 10 200
  • 一、引入 我与你一样都是在这条路苦苦探索的人。 首先,要先说明下,“谈自律”系列并非什么成功经验,只是我对自己探索...
    陈焕佳阅读 1,412评论 2 3
  • 一座城,因有意人而不為空城,所有的繁華亦不因一時的錯過而成永久。你所堅信的終會實現,你所摯愛的也終會圓滿。 一個人...
    北火望阅读 311评论 0 1
  • 高中时有句诗,叫“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时心里愤愤不平,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的我们亦有很多烦恼,尤其像我这样早熟...
    烛流萤阅读 447评论 2 1
  • When people mention hero, what comes into your mind? Why ...
    Jenna_King阅读 209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