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远望,两旁的银杏树的枝杈无处躲藏。犹记去年冬日的满地铺黄,校园里熙熙攘攘,整条道路都仿佛染上了一层黄色的光。
转眼间,秋风扫落叶,参差的枝杈想留住最后一片银杏叶,轻风却不允许。旧地重走,手里的行李箱过了一个年,变得更加笨重,没有了落叶铺黄,通往宿舍的道路重新干净,天空重新敞亮。
已经来到学校一个星期,生活依旧,清风照常。只是课业比以前更加繁重。等待我去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我却总觉得没有方向,像一只无头苍蝇,做着很多无用功,仿佛自己异常忙碌,又异常清闲。
在家待了十几天后,开始感觉自己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内心时时刻刻充斥着一种自寻烦恼的慌张。我以为来到学校之后这种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但是这些感觉依旧存在。
我在烦恼什么?在大学,迷茫是常态吗?这是一个即将大三学生的必经之路吗?
英语六级考试考了两次。第一次是大一下学期,裸考;第二次是大二上学期,特别随意的做了几套阅读理解题,还是没过。没有天赋,就要努力;不去努力,就尝不到胜利的果实。所以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并不意外,但是不到最后一刻,人总是会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还报名吗?我犹豫不决。班上的几个同学纷纷说要报考第三次,那我也来随个大流?心里想着事不过三,不要为自己留遗憾,总要努力一次才行。自嘲般说:“学习路上,总要花几个冤枉钱的!”我的歪理。
从最弱项开始着手吧!斗志满满,却被力不从心给横插一脚。
从此,我将会踏上徘徊于坚持与放弃的交叉路。
当人变得烦躁的时候,仿佛一切可以解决的问题的烦恼都被放大。
小学老师的三笔字很重要,我写得并不好,特别是粉笔字;期末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去图书馆找了一本书很久,却没有找到;这学期的老师们真严格,要求真多;去一个培训机构应聘小学辅导老师的时候没有选上,这并不没有让我感到难过,让我难过的是想要做一个兼职,却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这首歌弹了很多遍,怎么还是记不住;大三开始就要备考教师资格证了,听说成功率很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过;从这学期开始要试着讲课,感觉自己会做不好……
周六晚上7点,在宿舍吃了晚饭,收拾好之后看一集87年版的红楼梦,然后穿衣服出门。夜晚的操场,球与地面、与拍子的摩擦声,欢声笑语,好不热闹。昏黄的灯光下走过结伴的三三两两,也有人和我一样,一个人,一副耳机,往前一直走。
到了琴房,琴声纷纷扬扬,却不扰人心。我沉浸在这种氛围里,打开琴谱……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要关门了。拿上书,打开英语听力。一条宽敞的路,有人往上走,有人往下走。我保持着自己的常速,赶往学校外邻近的超市,去买一些生活用品。
车水马龙,各种小吃香气四溢。很快我就到达了目的地,旅途短暂,只是英语听力听不大懂。一踏进去却发现自己舍近求远了,校园里刚开了一个超市。也没事,既然都来了,也是差不多的。
从小东门进去的这条路人来人往,丝毫不同于刚刚走过的那条路的冷清。有的人神色匆匆,有人的闲庭信步;有的人自己从外面打包了晚餐,也有人骑着电动车专门送外卖。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
我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内心平静,我想,我也有了方向。
“不去那冷漠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