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毛笔笔头与笔杆,毛笔行业的习惯是笔头与笔杆单独分开做,并不是人们想象中一只毛笔从头做到尾直接出厂。
一直有朋友想要能换笔头的笔,但除非是熟人或者价格特别贵的纯紫毫毛笔,很少有厂家愿意给单独的毛笔换笔头。
其原因就是来自于上面说的笔头和笔杆分开做,笔工在存了一段时间毛料之后,根据毛料长短分好大笔、小笔需要的材料,然后开始一个批次几百只上千只的做成笔头。在做笔头的同时按照笔头大小同时制作相应数量的笔杆,最后才是组装成成品。
其实在古代,由于用笔量比现代大的多,倒是出现过这种可以方便换笔头的毛笔。
在我国新疆曾经出土过一只这样的兔毫毛笔,毛笔旁边还有扎成小团的兔毫,因为时间久了不容易看出笔形,与笔头的材质一样,经推测这团兔毫应该是可以更换的笔头。
这种毛笔就是汉代的居延笔,笔杆为了能够换笔头,将笔杆切成四个面,一段固定住笔头,以丝线扎紧,再用漆胶合。
这种笔虽是汉朝笔,但笔头扎入笔管深度与现代已经很接近,笔头材质也接近现代的小楷毛笔。
近年来有的厂家把笔头做成小笔杆镶嵌进大笔杆的子母笔,这样的做法艺术价值更高,成本上反而比之前还要高了。
如果要批量换笔头,那么需要一个批次都是按照居延笔这种设计制作笔杆,现代用笔量难以支撑这种个性化需求,换笔头的成本也就没法和汉代比了。
汉代同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毛笔白马作笔,因为其出土时笔杆上刻有白马作,所以以此来命名这种毛笔。
与秦朝以前的毛笔相比,白马作笔的不同就在于,白马作笔笔头要比之前的毛笔口径要粗上不少,看起来有点胖。
与之前战国时期出土的那只楚笔对笔头固定的方式也不同,楚国笔是将笔毛外披在笔管外面,然后再用丝线固定,最后再用漆胶合的。
但白马作笔和上面所说那只同样在汉朝出现的居延笔一样,此时的笔头固定工艺已经有所改变,开始和现代毛笔一样,将笔头笔毛的一部分镶嵌进毛笔笔管里面,然后再用丝线固定,漆胶合。
这样做的好处是笔形上不再像战国毛笔那只笔头尾部过细,导致整个毛笔的腰力十分的不足,毛笔显得很“飘”
从这一点来说,汉朝的白马作笔已经代表毛笔的基本笔形已经与今天的毛笔没有太大区别了。
白马作笔除了笔形比战国楚国毛笔粗壮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开始使用之前不多见的狼毫,战国楚笔笔头的材料是兔毫,兔毫相对锋颍很锐利,但是一般长度很短,且锋颍锐利带来的不便就是写不了多少字笔锋就很容易磨秃。
兔毫除了锋颍寿命太短,另一个缺点就是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在书法上并不是一味追求笔的硬挺,还需要毛笔笔头能够上提下按轻松自如,所谓的挥洒自如,就要求毛笔在柔性方向发展。
汉代毛笔在笔头外披上开始使用狼毫,这一材料上的探索意义不可谓不大,因为兔毫相对狼毫要短,所以开始使用黄鼠狼尾作为毛笔笔头新材料之后,毛笔的笔锋长度能够利用新材料而变得更长,这样就相比之前的兔毫毛笔能写更大一些的字了。
另一方面,狼毫相对兔毫的另一个特性就是狼毫性能比起兔毫要柔和不少,这样毛笔笔头中加入狼毫,就会使得整个毛笔的弹性得到中和,不至于过于硬挺,使得下按等书法动作难以轻松做到。
那么这支毛笔为什么要把狼毫作为外披,而并不在笔柱中使用呢。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汉朝中国笔匠的聪明之处,狼毫作为外披,可以紧紧地裹住里面的兔毫,这样两种毛料可以起到刚柔相济的效果。没有全部选用狼毫可能也要考虑当时人们的用笔习惯还是需要笔锋部位添加兔毫的。
兔毫的优点是锋颍,笔柱的材料仍选用兔毫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兔毫锐利、硬挺好控制的优点。狼毫作为外披,则可以在下按时不影响毛笔的发挥。
国外有种说法讲中国崇尚科学技术这四个字里的技术,四大发明里都是改变文明进程的重要技术。从一只小小的毛笔看来,确实有一定道理,古人不可谓不聪明,中国人注重实用,汉朝这支白马作毛笔一定是笔匠熟悉了黄鼠狼尾的特性之后,把它和毛笔制作结合起来,且不是单纯的组装,在添加部位,和毛笔笔头做胎衬的位置都有自己的思考,我相信汉朝笔匠们一定也是先有观察,后有实验,方才有了我们延续至今的灿烂文化里的诸多细节。
笙歌问答:大家有想要自己换笔头的想法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