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选择:《奇迹男孩》初看一眼,可以说猜剧情吧,按套路来得是在叙述一位特殊的男孩,他经过一段多么多么的不幸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就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在塑造自己的同时必定也为身边的人带来了了不起的影响力,归结为故事肯定是定位在治愈系一列准没错了。其次,再从笔者的角度出发,自认为是个比较吃情感类的工科女,因为在考研期间上伟哥念词课程中“无辜”被安利,索性就安排了一下。
故事背景:故事是以一个成年父母的镜头切入,母亲伊莎贝尔正在妇产科中生下男主,不幸的是因为父母的基因在亿分之一概率下同时显示,因此造成了小男孩奥吉先天性脸部畸形。命运的玩笑,使得他接连经过整整27次的无情整容手术,没有自己的选择,被推上一场场冰冷的手术台,用弱小的生命等待着被这个世界看见。如果换位思考,无论作为男孩还是男孩的家人,每个人心中都会报感遗憾,更或许是怨天尤人。However,奥吉的家里人却以一副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一切困难,显然,这场已被贴上不置可否的治愈标签拉开了电影的序幕。此时此刻,心声唤起对男孩的同情:what a pity boy,同时,也想为他们一家猛力灌油!
故事梗概:五年级对于奥吉是个人生的转折点,妈妈想送他去上学的决定轰动了整个家庭。这就意味着奥吉的面部畸形就会受到外界的关注,小奥吉就会遭受到同学异样的眼光、无情的嘲笑、甚至成为谈话间的笑柄。年仅十岁的奥吉,这对他的成长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 但他还是在家人的鼓动下迈出了那艰难的一步。果不其然,第一天的校园生活给奥吉打下了重重的一击,他很坚强,还和家人说很享受在学校获取知识的过程,不要担心在学校的生活。都说“与众不同”的孩子内心世界和想法都会比同龄的孩子更成熟,这句话用在小奥吉身上最贴切。影片开头都是围绕小奥吉的校园故事展开:受到恐吓,他泰然自若,让容忍化解;被说成是疾病源,饱受孤独,他不予计较,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但是深入下去,会慢慢发现在男孩身边的姐姐维娅、第一个挚友杰克、反派朱利安、姐姐闺蜜米兰达.....都同样有着自己不可诉说的秘密与成长所历经的苦楚。这就是影片的魅力所在,以不同的角色诉说着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上的故事,引起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人物赏析: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注定会经历坎坷,这些坎坷或许较为平坦,但有些堪比取经。对于奥吉来说,他属于后者,我想这也是影片名最终落笔在”男孩“的意图上吧。纵观整个影片,剧中人物关系分明、性格塑造明确,而笔者也想把观后的重点放在人物的赏析上来安利给更多的人。
奥吉·普尔曼——一个没有好看皮囊装饰下依然守着初心、做自己的男孩。天生的面容畸形,使他自小就要学会默默承受常人异样的眼光,面对这样“非比寻常”的成长方式,可以说小奥吉也是幸运的,因为在他弱小的身躯背后,家人无疑给了他无限的关怀。当然,小奥吉也是聪明的,在学校里他擅长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表现出来以掩饰住他人对自己表外的过分在意;课堂上,他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展现出自己对科学领域的热爱。当然,小奥吉在追逐自己飞上太空的梦想时,他也是个懂得在生活中体谅父母、照顾姐姐情感的小孩。记得影片中有一幕记忆犹新的画面:夜幕当空,爸爸因为失去黛西(一起生活了7、8年的狗狗)在桌角旁暗自落泪,小奥吉仿佛明白黛西对于爸爸而言是占据了他生活一部分的家人,于是光着小脚丫,坐在阁楼梯间的缝隙中凝视了爸爸一眼,缓缓走下楼,用他稚嫩的手轻抚着爸爸因伤心而驼下的背。很是动人,就像是一股暖阳照亮了屋子里最阴暗的一隅,也照亮了爸爸心窝里的那块疙瘩。因为渴望获得友情,小奥吉很珍惜与每个小伙伴接触的机会,虽然与杰克成为best firend的过程中出现过摩擦,但是奥吉并没有受周围的声音所干扰,始终有着自己的判断,他用自己的方式又重新接纳了杰克,并因此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都说还是孩童时期的友谊最为珍贵,我想对于小奥吉来说甚是超越”珍贵“二字。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绊绊,存在志同道合的朋友当然也避免不了存在爱做对的“敌友”,面对朱利安的每每威胁与嘲讽,小奥吉并没有陷入自卑、迷失自己,相反他尝试着用自己的宽容去改变他、告诉他;"这就是我,即使外表不完美但请不要侮辱和继续打击我。”小奥吉,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对自己深刻认知、内心世界里一直追求着理想、用行动努力证明自己、即使生来不完美却始终乐观生活的奇迹男孩。在影片的最后,奥吉获得了学校年度具有影响力的奖章,毫无疑问这是意料之中的结局,因为他用努力和善良获得了家人和朋友的认可、获得了全校同学与老师的认可、甚至获得了在银幕前观影者的认可。笑的坦荡,哭得洒脱,即使是散落的尘埃也有只属于自己的烟火。
伊莎贝尔·普尔曼——一个愿意牺牲自己事业而奉献家庭的母亲,一个能给儿女带来榜样力量的角色。母亲,这个自带伟大光芒的名词,在影片中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都说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一生中最受益的导师,自小奥吉的出生起就在母亲的贴身照顾下茁壮成长,从咿咿呀呀的幼童到开始形成自己独立思想的男孩,从在校园里不被待见再到受人尊敬和欣赏,可以说小奥吉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细心教导与栽培。以时间计数,整整五年的家庭教师,十年的心灵导师,伊莎贝尔就是甘愿放弃自己的梦想也只为作奥吉的母亲。奥吉气馁时,她就是奥吉的加油站;奥吉委屈时,她就是奥吉的保护伞;奥吉迷茫时,她就是奥吉的指向灯.......没有任何怨言,为他只有渺无边际、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影片中除了这一系列正面对母亲角色的塑造外,也从姐姐的视角里做了补充。“母亲本是可以顺利获取硕士学位、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画家,但是因为奥吉的到来,她搁置了最后一篇论文、放弃了内心追逐的梦想,成为如今名副其实、无人知晓的家庭主妇。同时,她为奥吉付出的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即使是在和我独处的时候,母亲也是手握画笔,认真地绘制遨游在太空的宇航员。很明显,母亲笔下画的是奥吉,母亲思索的眼神里是奥吉,奥吉无时无刻都在母亲的心里。”虽然对于姐姐而言,母亲对于奥吉的过分关怀使得自己也同样觉得上帝不公,但是母亲逐渐也意识到对于女儿在情感上的忽略,并用实际行动弥补、证明自己同样有着对她的爱。血浓于水,母亲对儿女的爱就像是隔不断的空气和剪不断的水流,愿意无止境的付出,而这样的付出也并非是盲目一味没有度,更多的是在保护与放手中找到最稳定的平衡点,因为她知道即使奥吉会受伤,那也是最好的成长方式。伊莎贝拉作为母亲,她恰恰很完美地诠释在银幕中。
维娅·普尔曼——一个善解人意、懂得用自己的方式爱护弟弟,珍惜和维护家人、朋友与爱情的宝藏女孩。姐姐在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是笔者作为二十出头即将步入社会的角度,最欣赏也是最想pick的女孩。四岁时许下想要一个弟弟的愿望意外实现,但是原本属于自己来自家庭的温暖却因为弟弟奥吉的特殊成为泡影。面对弟弟的脸部特殊,她没有抱怨而是欣然接受,并尽姐姐的责任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弟弟走出自卑、尝试着去结交朋友。面对父母给奥吉的爱,没有嫉妒是不可能的,可维娅善于将这种情感埋在心底;没有失落是不可能的,但是维娅尽可能将自己掩饰好:委屈时就跑到海边,想念最疼爱自己的祖母暗自流泪,再说服自己多把精力用在学业上。这一切看似表面上的“退步”都是因为她内心清楚地明白,弟弟比自己更需要家人的保护。这是”屈服“于情亲的维娅,想表达出她自己的理解并且选择相信弟弟奥吉就是奇迹,但是面对失去好友米兰达,就像断了最后一根弦的琴,失去最后一根稻草的拾荒人,开始变得孤僻与不善于交流。幸运的是一次话剧招募,让她认识了男孩贾斯汀——灵动出神的眼眸下是一轮洁白的皓齿,即使存在黑人的标签却总是背着吉他出现在维娅身边,安慰和鼓舞着她挑战和突破自己。不出所料,按着套路的惯性思维推理,维娅在贾斯汀的帮助下获得“重生”:从小白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话剧主角、化开了与米兰达的误解还重拾友谊、让妈妈看到姐姐的存在同样不可缺少。这是一段维娅成长的记录,也是一段维娅在告诉观影者爱(付出)与被爱(收获)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
杰克·威尔——一个有着草根韧劲儿,敢于从现实中揭开自己虚伪面具的男孩。杰克对于奥吉来说就像是收获人生第一束外界暖阳的朋友,同时也是让奥吉心灵受到最深打击的朋友,所以他的出现无疑也是奥吉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入学前面对朱利安的嘲讽,是杰克帮助奥吉”打抱不平“;入学后面对孤独的午餐,是杰克走近他的身边打开了奥吉的“心门";这一切在奥吉的眼中视若珍宝,却万万没有想到这只是杰克在史图曼校长的要求下非发自内心的“塑料情谊”。渐渐地,奥吉以刻意的行动疏远杰克,也让杰克深知其实自己的内心早已经完全接受了奥吉,只是碍于面子,虚伪的皮囊下反而在朱利安的面前挖了奥吉的墙角。被信任的人戳伤,往往是最难以愈合的。但是在杰克眼中,那些与奥吉的回忆和感受是无法让他割舍这段友情,最终决定对自己堵上一把,并用自己最真实的行动为奥吉狠狠地把朱利安”教训“一番。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靠拳头说事被视为一种粗俗而缺乏思考的不理智行为,但是在杰克的眼里,这是对朱利安最善良的一次”教训”、是在对自己虚伪面具最彻底的揭示;当然这在奥吉的眼里,那是杰克重新向自己搭建友谊小船的邀请;于在笔者眼中,是理智下的杰克凭着自己一股草根劲儿为真正的朋友“伸张正义”。
米兰达——一个善良、懂得感恩、在迷途中找回自己的姑娘。米兰达作为姐姐维娅的密友、弟弟奥吉的另一个知心姐姐、整个普尔曼家庭里的“新女儿”,拥有迷人的外表下,更是有着自己的故事。虽然跟随着离异的父亲生活,但是她仍然能在维娅的家庭中找到温暖。宇航员头盔是她送给弟弟奥吉最珍贵的礼物,带上它不仅仅是奥吉的梦想,更是能让奥吉摆脱常人异样的目光。在往日的生活记忆里,维娅和米兰达就是奥吉最好的朋友,一起打闹、一起诉说着自己的烦恼;在圣诞节的雪夜里,普尔曼一家还有女孩米兰达,其乐融融。可美好总是转瞬即逝,经过两个月的暑期集训,米兰达却因为自己的原因疏远了维娅,但她在看到维娅与贾斯汀交友的瞬间,心中似乎有说不出的苦楚。“奥吉,帮我告诉你姐姐维娅,我一直都在她的身边,没有离开。”这是米兰达躲在阁楼梯间含着泪花与弟弟的通话,没有很明确的原因,只是想传达自己作为朋友的关心。“老师,我好紧张导致极度不舒服,今晚女主的角色我恐怕难以完成,请麻烦维娅让她替我上演。”这是米兰达在受到贾斯汀的鼓励下,毅然放弃演出,为维娅争取一次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要问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为朋友两肋插刀?雪中送炭?笔者认为,米兰达就是最好的演绎者。
片尾小结:以上人物的赏析,都是笔者最喜爱和尊重的角色。他们的精彩演绎,都表达出了最真实的感受和各自的人生态度。纵观影片,细细斟酌,其实想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不以外在的样貌而随意地对他人做下定论,不以他人的特殊而抛去异样的目光;其精髓更是在于当面对“不同”,我们更要用心去善待;作为“不同”,我们要勇于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