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济南,由于须在此登机,安顿好后,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一眼趵突泉了,那是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到现在都有印象,甚至能够模糊记起当时的语文老师。不论诗词,还是文章,只要植入幼小的心灵,都将会于岁月的沉淀中变成文化的血液在身体永远流淌,以至于作者或者文章本身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最终成为了民族的地域文明,就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渗透力之强,凝结成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小时候学的东西如此重要,也许可以影响一生。
所以,千万不要过早的交出自己的孩子。
趵突泉也在其中,我依稀还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如果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那该是多大的魅力呀,方可得此牛掰的评价!一口气奔到大门口,原来参观游玩的人多不胜数,鼎沸的人声压过了马路的汽车,并且由于过节,张灯结彩,大勇买完票后,我大步跃进,看到了大门口第一眼泉水,瞬间感觉泉城名不虚传,泉中小鱼怡然自游无所依,石子亦清晰可辨,泉边的围栏已经被众多的游人抚摸出了包浆,更加衬托出了水的美妙和鱼之乖巧,正看着,一条鱼忽然游入水底,难道要数清水底的沙砾么?
园中游人不少,又布置得花枝招展,各种灯包裹在彩色的大布之下,与泉水不尽协调,竟然还有关于李清照的彩船造型,还有白鸥相配合,哦,对了,这个出身高贵的大词人就是济南人啊,她年轻时长风美丽,生活幸福乐无边,又能和夫婿赵明诚志趣相投,共探金石学,生活可谓是绿肥红瘦啊。可是苍天嫉妒命运变脸,终于让藕花深处的易安居士心中惊起了一滩鸥鹭~~~
不肯过江东啊。
可是还得南渡,多舛的命运又一次逼出了易安的冲天才情,因为她是女人,不可能像男性文人一样参与政事或者痛拍阑干,更不可能跃马扬鞭于沙场秋点兵,可是,她拿起了刚毅之笔甩出了南渡后的第一笔猛诗∶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哪像女人的手笔,反倒我进去观看了园中所谓的易安旧居,里面的感觉和气氛没能太感觉到一种精神,变成了拍照的馆子。
上元节马上就到了,天慢慢开始发暗,零星的灯光已经开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园中还真是有辛弃疾词中的感觉,更巧的是,辛弃疾也是济南人,不过遗憾的是这首词是在杭州写的。这个由爷爷带大的文武全才,其爷爷为了让他取得汉将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的的功绩,遂取名辛弃疾。他也确实给力,曾经单枪匹马进入敌营抓回了自己的叛将。可是他从出生济南就是沦陷区,始终也没有王师北定中原,稼轩也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直到白发生也没能挽回失败的颓势!
不过,古老的济南城养出了这么两位大神,是否和美妙的泉水有关?
趵突泉周围的阑干上趴满了各色的人群,泉中的鱼也都肥大无比,有的也真该减肥啦,由于冬季,三个泉眼的身段低了不少,但仍然不知疲倦的往外翻涌,没有尽头,不分昼夜。
波涛声震大明湖,云雾润蒸华不住。
密集的大鱼聚集在泉眼的周围,在人们的眼中沉醉的呆着,众人把渴望抚摸或者吃掉他们的眼神投向了水面上,也把自己对泉水的情感寄投给了游鱼,更投向了泉眼的深处。偶然有石缝中冒出一串串瞬间即破的气泡,打动着我的思绪破碎而消失不见,真乃造化无极!
园中还有大小的泉眼很多,忘忧泉乃一波波细小的气泡从石缝中奔涌出来,明人曾经写过高度的评价,它周围的梅花已经落了不少,惊作黄昏雪,可仍然有淡淡的香气弥漫于园中,梅树也貌似失去了野性,被修炼的过于人格化了,照此下去,明年会不会拒绝开花了呢。
曲径通幽之处,仍有泉水溪细流,繁密的竹子不让彼此的生长着,竹叶也很青翠,那是因为泉水的滋养吧,虬石立于旁边,和谐而自处。
游于园中,站在趵突泉的旁边,久久的不忍离去,除了感叹造化无极,别无其他。
该走了,大勇催道~~~
马帅
戊戌上元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