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浓缩下的艺术形象遂不完整,但也熠熠生辉
———由电影《安娜卡列尼娜》(1997)谈安娜的人物形象
我们说“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古往今来所留下的本质上都是让人们拍手称赞的艺术形象——哈姆雷特,卡西莫多,艾斯米拉达等等,所以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往往是人物是否成功。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便是文学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艺术形象。
一般的读者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艺术形象在现当代社会已经是比比皆是,为什么还能被称之为优秀乃至伟大的艺术形象呢。这样的读者所说并没有完全的错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当代并不具有突出和代表性,这是肯定的。但是,读者往往忽视的是文学作品的普世价值的同时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一定要进入创作进行讨论的基本常识。《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形象我们来用模糊的概念概括来说,她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爱情的贵族妇人。正如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他想写一个失足的贵族妇人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往的历史生活中,像安娜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为社么安娜就成为了典型的艺术形象呢?很简单,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复杂的,开掘深入的,更接近人的,非单一的。
首先是哪个时代下的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后半叶的沙皇俄国,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冲击俄国农奴制思想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同旧贵族之间的思想交锋已经开始了。由此背景下,安娜的艺术形象得以奠定,身为旧贵族的安娜爱上年轻军官沃伦斯基。在安娜的体内我们看得到有两种不同的思想在进行着博弈,到底做毫无血肉的贵族妇人还是做大胆爱情的安娜自己。安娜卡列尼娜选择的是后者,要知道,安娜在小说中表现的犹豫是她内心最真实煎熬写照。电影中把这个过程进行了压缩,但即便是压缩,导演也注重展现了这个过程,这让电影故事不会那么让人觉得突兀和不可信。在俄国那个变革的时代,安娜身上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人的普世观念,哪怕这种上标签的方式,可能列夫.托尔斯泰自己都没有想过这些,但是在我们后市评论家的笔下,安娜被赋予了时代意义。
其次是在生活中的安娜
跳过宏观的历史下安娜,真正成就安娜卡列尼娜这个艺术形象的其实是“生活”中安娜形象。安娜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贵族妇人,他更是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向往浪漫爱情与自由生活的女人。作为一个贵族妇人她活泼不同他人死板,作为孩子的母亲她迟迟不能放下他们去追求爱情,作为一个女人,她爱上身上涂抹着新鲜浪漫的追求者沃伦斯基。复杂的人物性格综合在安娜的身上,她是个独特而又普通的女人,无力独自解决这一切向他压过来的问题时,抑郁找上她。这也促使安娜走向人生悲惨的结局。这样的生活中的安娜不禁让人扼腕叹息。那个美丽开朗活泼的安娜,那个抑郁悲伤血肉横飞的安娜,让人惋惜的同时令人肃然。难道安娜不知道自己可能落到最后这个地步吗,说不准,但是肯定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娜一样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哪怕明知那就是一片火海,这可能就是爱情。
最后是苏菲.玛索饰演的安娜
是苏菲玛索的演绎让人相信,只要看一眼便可以深深的爱上一个人。当然这是男人的观点。苏菲玛索是美丽的实力派演员。最初见到苏菲.玛索的荧屏形象是在电影《芳芳》中。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苏菲玛索的表演已经进阶到一个新的高度。安娜前后两种状态是对演技的考验,苏菲玛索完成了这个考验。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高度浓缩了小说,虽然过场戏较多,但是能大致清楚的讲出安娜的故事已经可以给予称赞了。
观察人物
文东校区里抖空竹的大爷
取景之便,到文东校区闲逛。体育场上抖空竹的大爷,技艺精湛,上前表明来意,扯起闲篇。
两位空竹大爷,一位曾是位木匠,用另一位的话来说是“企业上退下来的”。年过花甲,并不是济南本地人,年轻时在潍坊木器厂工作,不善言辞或者说不善与我辈言辞。退休后女儿在济南工作,所以就来到济南。老人虽然是个木匠,但是抖的空竹却是从网上买的,可能是年纪大了,不屑于花费时间精力在木器活工上。老人一看就是老实本分的人,在我们的聊天中,有时会不经意间忽略这位老人,我们自己感到责备的同时,老人低着头,抱着手的样子也让人心酸。
第二位则是位退休的老师,我们再三追问老师教书何处,也没问出来,大概是我们的普通话老人并听不明白。这位带着眼镜,说话一定用手扶在嘴边的老人不经意间表露出自己曾是“教育局”退下来的,这位空竹大爷则健谈的多。这位年至古稀的老人同样不是济南本地人,退休后为了帮助自己的孩子看他们的小孩儿来到济南。我与老人谈起我的父亲与老人年纪相仿,这些人的身上,包括我的父辈在内最为让人铭记的特点就是两个字“奉献”,他们曾经把青春奉献给国家,把信仰奉献给共产主义,把自己奉献给家庭,老年了,他们依然把这些时光奉献给自己的儿女,细想羞愧难当,为自己的无知。这位老人跟木匠老人比起来,要“现代”的多,会网购,会智能手机,会买火车票,这让我很是惊讶。
两位老人在为我们展现他们空竹技巧时,我莫名感伤,他们不是专业的杂技演员,但是空竹的技术却是磨砺的让人拍手称赞。这些奉献了一辈子的人,为我们抖着空竹,我们的夸赞似乎就是他们最大的认可了。
读论文《朝鲜时代的<西厢记>接受与批评》
这篇论文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朝鲜通过文本阅读了解中国的《西厢记》,但是在朝鲜对立的文学批评中的不同评价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文章结构脉络十分清晰。小标题简单明了:
一.接受 :痴迷 “魂销”
二.赏评:“奇书”“妙文”
三.杂音:禁毁
四.讨论:作者与结局
这篇文章让我较为清晰的了解了《西厢记》在朝鲜的传播与在我国的传播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要说做学问,是在下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