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童在演奏乐器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错误。
一个能够音乐听想的孩子有能力纠正自己在演奏中出现的错误(比如音准方面),或是能够在出现错误时不至于停下来,或是不迷失,而是继续到下一乐句的演奏,因为听想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不会被演奏中小的失误分心。
而一个只是“背记音乐”,而不能音乐听想的孩子是无法很好地应付自己演奏中出现的错误的。通常他们的反应是停下来,然后试着去回忆已经背下来的乐谱,或者是通过一些指法和肌肉的动作为线索,然后再从头开始演奏。对于那些“背记音乐”的孩子来说,演奏中出现的那些错误是一些“错音”。但是对于能“音乐听想”的孩子来说,总是有适当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如果乐器演奏者在演奏之前没有听想即将演奏的内容,那么他们演奏的音乐会给人带来一种紧张感,而由此带给演奏者的肌肉功能失调只能通过物理治疗才能得以改善。通过听想,演奏家能恰当地呼吸,不多也不少,从而能够演奏出他们准备演奏的一个或者多个乐句。有很多的音乐老师并不了解:器乐演奏中的很多错误其实是因为演奏者没有音乐听想才出现的。
令人遗憾的是,当学生能演奏背记的音乐时,很多老师就会比较满意,而不是花时间去帮助学生做准备,以便他们能够使用音乐记忆去听想,赋予音乐更多的意义。比较常见的是,尤其是儿童学习演奏器乐的时候,都是被要求先听老师的示范演奏,然后照着老师的演奏方式演奏,所以老师的指法与弓法就成了器乐学习里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学生们的乐器表演所表现出来的技术令人可以接受,但他们的演奏还是既枯燥、没有音乐性,又没有内涵的。这主要是因为演奏者必须在演奏之前能听想自己即将演奏的音乐,否则他们将不可能审慎地评估自己所演奏出来的音乐。除了音准和节奏的问题外,他们不恰当的演奏还会缺乏音乐的敏感度和表现力,因为他们的音乐实际上是被训练出来的,不是被教育出来的。
如果学生没有音乐听想他们看到的乐谱时,类似的问题也会发生在他们学习读谱和记谱的时候。老师通常教他们把读谱、记谱要与乐器演奏的指法对应上,使得学生们能一边演奏,一边视谱。仅凭这种视谱的方式记忆音乐,或者单凭模仿教师的演奏记忆音乐都会造成同样不尽人意的状况。当学生通过模仿和记忆来学习音乐的时候,他们必须依靠旁人的引导,所以他们最多只能学到音乐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将只会学到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当学生通过音乐听想学习时,他们就能发展必要的演奏技巧,以及足以理解音乐织体结构的自信,从而找到音乐给他们的内在的意义,因为他们是在学习音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