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大师们的写作课》,副标题是——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在这里分享一下。
书中写道,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提到了一个“四有文章”,即是: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有趣很好理解,与严肃对立。用诙谐幽默的语句来表现,让读者能够引起兴趣,这种才能有粉丝粘粘性。今天群里的小分享肥羊也说了,发平台的内容要搞笑,要有幽默感,这都是一个道理。
书中说,可以试着将读者当熟悉的人。这招想想挺管用的,因为我们都是在与对方有了熟悉感和好感之后,才会肆无忌惮的开玩笑吧,不然肯定很僵硬。
有用就是“干货”文章,这指的是有助于人成为更合格的组件,或有助于吃穿住行和生养孩子的文章。
这个解释似乎很接地气,我本人就很喜欢看这类的干货。从标题到内容都要体现出和读者息息相关,要对他们有用。这是一种趋势,在互联网分享经济中,写干货文章就好比电商一样,是大趋势。
有料,就是真实的见闻经历。这个我觉得很重要,是文章的主心骨。有趣的文章可能看一篇两篇就腻了,会失去新鲜感。只有时常的更新,发现新的东西,才会吸引到读者。
这个靠想象力,靠创造力是很难实现的。记得以前看过一部韩剧,里面的女主是电视剧作家。为了写好一个孕妇生产的情节,由于自己没经历过,因此她会去医院实习,申请观摩过程。这个真实体验才能写出真实有料的情节,而且有料的文章也更有说服力。
有力,书中说是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审美这个技能要大量阅读经典文章来提升,就是以前高中时学的修辞手法,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还有一个情感,将情感用文字描述出来,让读者有一种共鸣,这也是要慢慢修炼的技能。
要时常将自己写的东西与“四有”对比,至少要“一有”,不然就只能属于“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