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旧邻(4)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过去人的一些思维方式,真的很晕菜!就四十来个平方大的房子,居然还会嫌它大。

当然,骨子里还是舍不得房租……

我们三家的统厢房,面积都是一样的!若是按照人头均摊的话,人均面积最高的是林老板,一家二代三口。其次是我们家,一家二代五口。排在末位的要算李家,一家七口而且还是三代。可说是三世同堂!林老板即便后来添了个儿媳妇,也只是四口小家,人均超过十平米。

我们家两代五口人,虽然平均面积低于十平米。但也相当不错。可是,母亲却把统厢房隔成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间半。后面的一间半,转租给了上海比乐中学的外语老师,一对新婚夫妇。

这么一来,我们家住的地方,就显得非常窄小,也就二十七八个平米。晚上睡觉时,我和哥哥就挤在半间屋的一张小床上,而妹妹则是随父母,睡在前面那间房里。

我们家,把房子租了一部分出去,还算是留住了根!而李家居然表示:要把厢房后面的那间小房间转让掉!是的,不是转租。只有林老板完整地租住着统厢房,即使儿子林伟成不知去向!当然,后来林老板歇业了,大概是工商业改造后,个人已不允许经营回丝生意了。林老板搬走后,他的统厢房换了主人, 前面两间住进了一对夫妻,好像也姓林。夫妻俩带着三个孩子,还有一个老太,小孩子都喊她外婆。而统厢房后面的那间,也就是林老板儿子的婚房,也住进来一对夫妻,不知道姓什么,住了没有多久又搬走了。可能是太小,一直不断的更换入住的户主……

母亲听到李家要把后面的那一小间转让掉,立马去了趟巨鹿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边雅仙。边雅仙是我母亲娘家裘家井的一个亲戚,离异有一子。一九五三年才来上海寻生活。那时候还没有上海户口一说!

听到这个消息,边雅仙急忙赶过来,和李家敲定了住房权的转让事宜。至于双方怎么谈妥的,外人不得而知。可是,边雅仙也就因此而在中和里九号住到终老……

林老板搬走后,他原先堆回丝的“仓库”,搬来了孙姓一家人。而那会儿,私房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只租不售,统统由房管局经营管理。原先底层的公用厨房,被分隔成住房,一半给了边雅仙,一半给了孙家!而原来的客堂间,则成了共用的厨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三家盘下的,都是统厢房!我为什么说是盘下的呢?因为,哪有预付五年租金的租房客嘛!上海滩上租房的,往往就是一租一...
    沙雅达人阅读 327评论 0 0
  • 现代人,生而隆重,死而潦草。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对死的不尊重,也就是对活着的不珍惜:反正不管你高尚还是我卑鄙...
    微笑的老辣椒阅读 2,590评论 0 5
  • 11、《母亲的十样菜》 十样菜不仅是在长江流域有,黄河流域也有。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里,十样...
    北窗外的记忆阅读 393评论 0 1
  • 老宅子 ——《镇墓兽》前传 ...
    正版苏皖阅读 409评论 0 0
  • 我家的老宅,是中和里的二版石库门。最早能够住进去的,其实都是花了一大笔钱的!上海滩么,尤其是四马路的黄金地段….....
    沙雅达人阅读 1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