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场又一场的秋雨过后,凉凉的天气催红了一款饮料——奶茶。连我这80后的老阿姨都收到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红包。
其实,对于奶茶这种饮品,我的感觉真一般,太甜,太腻,不解渴,更有热量超标的嫌疑。真不如我办公室里那俗称“大把抓”的茉莉花茶,泡上一大杯,尽情豪饮。
瞧!年龄不饶人体现在方方面面。中年人不止是有保温杯里泡枸杞,这种听起来挺高级的保养方式。还有我这种的,口味逐渐呈加速度向我们的父母辈靠拢——喝茶只喝茉莉花。
老翟就是。记得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夏天,单位发了防暑降温福利,其中有两斤绿茶。我兴冲冲地拿去向老翟尽孝。
谁知老翟用他那正版的浓眉大眼看了我一下,说:我不喝绿茶。我用我复制版又减弱版的浓眉小眼也看了他一下:那您喝什么茶?他又用他正版的厚嘴唇吐出两个字:花茶。我用我复制版的厚嘴唇回一个字:哦!
幸好那批茶叶是我去采购的,卖茶叶的当然得给我面子,把我那份绿茶换成了两斤花茶,我才得已向老翟表了我的孝心。
跑题了,还是让我来继续喝奶茶。不,说奶茶。
我昨天还真去买了杯奶茶。
卖奶茶的美女一丝不苟的给我推荐口味、调配、封装。我问有没有巧克力口味的,答曰没有,于是我想了想就要了原味的。拿回来之后喝了一口,太甜,还是等着孩子们放学后给他俩喝吧!
我这就算是赶了一把网络潮流,应了应景。
奶茶的味道,又甜又腻。的确不适合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但是,觉不觉得它像极了爱情?
在初秋的晚风里,你或者在加班,或者走在细雨蒙蒙的回家的路上,忽然手机的一声响,收到了爱你的人的“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红包,顿时,暖上心来。于是你走进街边的饮品店,要一杯巧克力味的热奶茶,边喝边继续加班或赶路。滋味浓醇,唇齿留香。甜腻的是味蕾,温暖的是人心。
风靡在这个秋天的奶茶,像极了爱情。而那些年的干脆面,则曾抚慰了80后的青春。
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干脆面正流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网红食品。
高中的时候,我们住集体宿舍,八人间,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宿舍楼里也没有卫生间。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油少,盐少,肉少,份量少。在物质极其匮乏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有的是天天写不完的试卷,和如影随形的蓝色校服。
在这个时候,干脆面悄悄地流行在了整个校园。说是“悄悄”,是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让在宿舍吃零食。但是,规定是规定,实际怎样,大家都懂得。
那时的干脆面,好吃不贵,不过5毛钱一包,一箱20包,学校门口的小卖铺里,如果要一整箱还能多给一包。所以我们经常整箱的买。口味也有很多种,不过吃来吃去,发现巧克力味的最好吃,于是后来只钟情于巧克力味的。
再后来,关系好的同学互赠干脆面。再再后来,男生追求某个女生,会往那女生的宿舍送干脆面。在还没有追上的阶段,这干脆面则是用来讨好全宿舍人的。
比如,我闺蜜的老公,那时候就经常等在宿舍楼门口,看我们走近,开始叫闺蜜的名字,那时候正处于没追上的阶段,她连理都不理的跑进宿舍,我们则在后面接过她老公手里的零食。最经常有的,就是干脆面。
在此,真想喊话吉米和他老公:此去经年,干脆面还请不请我们吃呢?说到这里,眼睛居然湿湿的。怀念青春,怀念那天天在一起的日子。
时间的发条上的紧紧的,跑的飞快。如今,婉清还有两年,都要上高中了。
有天去百大的超市购物,赫然看到零食区里有干脆面,散装称重的,也是有各种口味。我于是各个口味都装了点儿,并着重多拿了几包巧克力的。
回到家,我买的巧克力干脆面立刻惊艳了婉清,她从此也爱上,成了学习之余最爱的零食。
原来,这些年,干脆面一直都在。只是,我已经过了吃干脆面的年龄。
真的。前几天,我和几个要好的同事因工作去了趟西城。事情办完以后,我们看时间还早,决定在西城吃完晚饭再回家,大家纷纷响应。于是,我们先去排队买了这几年红遍整个东营的机厂月饼,又开到一家东北餐馆,吃了一顿铁锅炖大鹅。
我们几个人,埋头在铁锅炖大鹅的美味里。这时候,任凭什么五花马,千金裘;什么金缕衣,红酥手;什么诗和远方,浪漫的旅程。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在美食面前统统靠后。
我只爱我“大把抓”的茉莉花茶,还有朋友们聚在一起,共享铁锅炖大鹅。
我们这一路走来,有鸟语花香,也有电闪雷鸣;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星辰大海,更有泥泞深渊。
我们这一路走来,有很多象征美好的记忆和东西,美化了岁月,装点了时光。让我们只记住了曾经的欢喜,而过滤掉了那些不如意。
例如现在的奶茶,和过去的干脆面。例如茉莉花茶,机厂月饼,还有铁锅炖大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