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过一个概念: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总是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容易产生自卑情结。而实际上,困扰人们的自卑感往往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脚本”的概念,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去展现自己的内向特征,就是因为我们在内心已经设定了“内向的人不受欢迎”、“外向才能赢得他人好感”的剧情。
因此,人际关系中的烦恼,恰恰是打开了一扇门,能引领我们更深入地走入内心,看清“真实的自己”。关系中的烦恼,有其存在的意义。即使“人生而孤独”,却不能没有伴;其次,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寻找自我,也就是认识我自己;最后我们还明白了,关系中的烦恼,其实有它存在的意义。
阻碍我们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到底有哪些。1首先,过去的情结会影响现在的关系。
2阻碍关系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镜像效应”,它会扭曲人们对关系的认知。
(镜像效应,也就是投射,比如某人总是说我看不起他,从来没有觉得这样,每个人都有优点,为什么要看不起人?这是因为他自己内心的投射,他自己看不起自己,他自卑,认为别人都看不起他,不重视。长期的被忽略感受久了,从而导致自恋性暴怒。)
3人们的“自恋性”也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没有回应的环境会产生“自恋性暴怒”,从而容易破坏关系。
如何做才能建立长久的关系呢?
1首先,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庭原型”。
2学会区分“我与你”还是“我与它”。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什么是真正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马里奥·亚考毕曾借用哲学家马丁·布伯在其著作《我与你》中的概念——“我与你”和“我与它”,来解读这一命题。简单来说,“我与你”是面对一个“完整的人”时所持有的态度,“我”把“你”视为独立的个体,关系双方是平等的、各自完整的,作者把这种视角称为“有伴视框”。而“我与它”则是把“我”以外的人事物,都看成是自己内在世界的投影,是“我”内心世界的附属品。当人们用“我与它”的观点去看待关系时,就无法看到真实的对方,从而阻碍关系的正常推进。
3学会运用共情的力量,感化对方。
“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最初是由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创始人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原本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放下自己的权威感和说教欲,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感受,与对方的思维、情感产生联结,从而使对方愿意敞开心扉进行交流。
罗杰斯有一句经典名言:“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感同身受的理解,能消除人际之间的心灵屏障,给对方以舒适安全的体验,从而避免对方因为“不被回应的感觉”而可能引发的“暴怒”,让关系顺利推进。共情可以感化他人,促进关系的发展,因此,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运用。
到底如何做才能建立长久的关系:首先,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庭原型”,更加客观、理性地解读当下的关系;其次,我们要学会区分“我与你”还是“我与它”,用正确的视角看待关系;最后,我们还要怀着一颗同理心,运用共情的力量感化对方,确保关系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