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姑,是我难忘,永远怀念的人。
八十年代的一个冬日,我“奉命”出行,第一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去拜见我未曾谋面的——父亲的姐姐,我的三姑。坐在火车上,我就寻思:这三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三姑家又是什么样子呢?生活在贫困,闭塞的县城里,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没啥区别吧?当来到三姑居住的地方一看:噢!再普通不过了,一座小楼就建在学校附近。三姑家呢,待我进去瞧瞧喽!走进三姑家,迎接我的正是三姑。但见她,个头不高,衣着朴素大方,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热情地招呼我落座。我四下打量着这个看上去并不富裕的家:家具很旧,老样子,但摆放得井井有条;也没有像样的家电,但也窗明桌净,落落大方,可见三姑是一个很会操持家务的人。三姑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左一句,右一句的问题,令我应接不暇,似乎想把她要了解的,关心的问题统统问一遍。这也说明这地方的确闭塞,更何况,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精彩,是三姑想不到的吧?
中午时分,也就“一袋烟”的功夫,满桌的菜肴展现在我面前:腊肉,蒸盆子,都是家乡最具特色的菜肴,看来三姑为了招待我这个远道而来的侄儿,把家㡳儿都快“掏”出来了,三姑啊,你真是费心了!也让我感激不尽。
二0一九年四月初,我又“奉命”出行,陪父亲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去完成父亲30年的宿愿,与他的姐姐,我的三姑进行一次“历史性”的会面。在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三姑所在的小区。如今这个地方,完全变了模样,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街道上人流如织。我们通过电梯来到三姑家。她的家也充满着富足,和谐的气氛。一百多平米的居室,现代,时尚的家具一应俱全,家用电器一个都不少,网络电视更加受欢迎。再看三姑,完全颠覆了我以前的印象:96岁的老人了,苍老的脸庞爬满了深深的皱纹,花白的头发飘飘然。三姑看到我一时想不起我是谁,我就“点击”了一下,把我过去曾来过三姑家的事告诉了她。三姑记性真好,居然想起了我,还叫出了我的名字,满脸笑容,乐开了花,我们手拉手,开始“打光子”(方言,聊天的意思)。短短几天与三姑的接触,给我的感觉就是,她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话语风趣,记忆力超群,心态年轻,而且走路的速度,耐力也令人惊奇,外人也看不出她已是96岁的老人。我常被三姑逗得前仰后合,笑出了泪,笑弯了腰,俨然成了我心中的“开心果”,跟这样的老人在一起,我三生有幸!
转眼就到了返城的日子,那依依不舍的情景令人难忘。88岁的父亲紧握着96岁三姑的手,饱含深情地说:“姐啊,我要走了,你要多保重啊!”父亲噙着泪水,望着三姑,三姑默默地说:“好的,好的。"但脸上却是依依不舍的神情,拉着父亲的手许久不想松开,嘴角微微颤动,只说了一句“有时间再回来看我啊”,父亲难过地说“好的,在你百岁生日时我一定来!”这一幕,让在场的亲友,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车起动了,三姑的身影远去了,看不清了,但在我心里想对三姑说:三姑啊,您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和您在一起的日子,带给我的是温情,快乐,您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离开您我真的依依不舍,我甚至想悄悄地喊您一声“妈”!因为在您身上我又看到了我母亲的身影。四年之后,我会陪父亲来看您,给您的百岁生日拜寿!
然而,世事难料。二0二0年的一月底,我可敬可爱的三姑因病不幸去世了,我也无法前往家乡为三姑送行,为三姑百岁生日拜寿的美好愿望也化为泡影!这也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伤痛和遗憾!
至此三姑去世一周年之际,发布此文,以告慰我三姑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