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伪君子”怎么解释呢?道貌岸然之辈,表里不一之徒。
所以,当你见多了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你会发现原来那些唯利是图的真小人竟也可以用可爱来形容。
当你也有可能脱离纯粹去融入这场“伪善的合群”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提醒你一句话,那句话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曾豪言过––“未来的我,永远不会成为我讨厌的那一类人”的那句壮语。
这个时代的当下,人们小心翼翼的经营着自己,对“人言”有深深的恐惧,生怕别人嘴里的和眼里的自己不够“完美”。甚至“完美”也是可以经营的,就好像一个流行词汇“韩式半永久”。
对于完美,我觉得应该坦荡一点。宁愿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去坦荡的过这辈子,也不要假装自己很完美,去虚假的度这余生。
所以,退了这层“完美”的表象,许多东西也根本经不起真实的考量。但,你最好不要去触碰那些真实的东西。你一旦接触到了,也便等同于知道了别人的“心事”,你们的关系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他潜意识里的担心不会相信你能守住这个心事,而你也确实不会把这当成别人的心事,而会在某些“不自主”的时候,成为你继续与他人相处的某些筹码,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是人潜意识里的阴暗面。
就好像格非的《隐身衣》里有这样一段话:“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是人还是事情,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子,但你最好不要去碰它。只要你捅破了这层脆弱的窗户纸,里面的内容,一多半根本经不起推敲”。
所以,真的要感谢那些看透了你,却还不离不弃的那一些人。
因为这些人懂你“伪装”面具后的面目全非,懂你的身不由己和你的遍体鳞伤。所以,若是历经风雨,他还在,说明,你该好好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友情、爱情或是亲情。
介于伪君子和真小人之间,有一个过度,那是一份挣扎以及一份不自知的愚昧。可以“伪”但不是伪善,而是学会伪装或是称为武装自己。
我想,周旋这一词的由来,便是因为要在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东西之间不断的伪装着。
你清楚那不是真的,所以才去周旋,直至那些东西成为你想要的模样,真实的模样。但是过程中,容易让人迷失,更容易让人迷茫,你不知道你坚持的是否是对的,是否有意义,因为你已经筋疲力尽甚至看不到希望了。
但,人都是在坚持中去把希望拼出来的,而不是因为希望才去坚持的。
所以,我们总要去坚持着自己的热爱,不能因为一些东西就将它放弃。脱离了热爱,你的所有坚持都会让你感到“痛苦”,那是你难以挣脱的一种痛苦。
许多人都觉得坚持很难,但我想说,放弃之后才是真的“难”。因为坚持,源于热爱。
我们坚持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如何去分辨“真”和“伪”呢?其实并不用急着去了解,慢一点,时间会教会你很多,你只要时刻准备着受教就好了。你若没做好准备,时间只会让你明白什么叫猝不及防。
当一件事情发生,遵循着你的本心就好,哪怕是做一个真小人,拒绝的时候明确的说不,也不要假装着善良去说你可以。
至于职场上,做好你该做的,就可以了,绝对不要成为那种伪善的伪君子,哪怕是像真小人一样往往只为利益为重。
请你记住的是,那些一味地跟你说平凡可贵的人,绝对不是真的善良。这个年纪,平凡的确没什么,但平庸便是很糟糕的事,怕就怕你不甘心平凡,却又不拒绝平庸。成为了那一类合群的、“伪善”的伪君子。
趋炎附势的人其实并不是很招人待见,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简单的人,因为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了,必须依靠智慧。
所以那些外在浮夸的或者“精装的”人,你也不必太过在意,而要多去注意那些素简的人,并要向他们学习。
当一个人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明确的自知、自明,那种真正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素简。
所以你会看到层次越高的人,活得便越素简。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却又是群居的物种,你要融合进一个不属于你的圈子,便要伪装成那个圈子的模样。但你要记住你想要的模样,别轻易就妥协,更不要轻言放弃,之后随波逐流,假装的合着那你最初非常讨厌的群体。
你要很努力,很努力的去向着阳光成长,直至有足够的底气退下伪装的面具,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的压力的时候;当你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以及照顾家人的实力的时候,也就不再需要去伪装着合群了。
那时候你就是你也才是你,饱经风霜、历尽沧桑,只为换取一份纯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