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爱任何别的人
在别人的身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别人不爱你 你不要烦恼
他们感觉
你是谁
而你是一个陌生人
做你所是的人
即使从未爱过
在你的自我里是安全的
你只经受
少数的悲伤
——费尔南多.佩索阿《没有人爱任何别的人》
早晨走在路上,听见一个姑娘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啊。”已经不止一次从周围的人口中听见过这句话了,“我就是个吃货,就是没法减肥啊。”“我就是说话比较直接的人啊,这才是我啊。”“我就是不喜欢看书的人嘛。”
心理学上说,性格是无法被改变的。可是姑娘,这些连性格都算不上的特质,真的能成为你不优秀的理由吗?
我曾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安静的、怯懦的、冷淡的…….对啊,因为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我不会走上讲台;我好像不是一个会结识别人的人,所以不会主动和你说话;我是喜欢安静的人,所以不会参加聚会……
你们知道吗?我是这样的人呀,因此你们要理解我、包容我、靠近我。
对吗?对在哪里呢?是谁给我灌输了“xxx是这样的人”的思想?是谁绑架了我的认知?是谁束缚了我的行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推崇个性、独树一帜,可我却将个性作为向自己妥协的借口,那种破罐子破摔的语调究竟是在渴望寻求别人的理解还是想要一遍遍重复来说服不甘心的自己呢?难道社会包容性扩大的结果就是连优劣都难以区分了吗?
想起《深夜前的五分钟》,这部中日合作的电影仅仅在国内溅起一个转瞬即逝的小小浪花,对其评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但看过影片的每个人都在讨论双胞胎姐妹中活下来的人究竟是姐姐还是妹妹,因为整部影片都在描写女主角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绝望与无助,以及身边人对她的怀疑。
然而,她是谁,她叫什么名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她现在喜欢什么,现在爱的人是谁,她不是姐姐也不是妹妹,她是她自己呀。我想,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叫“救赎”吧,一场自己对自己的救赎。
我是xxx,所以我不能做一些事,我应该做一些事。在道德、性别、权力都无法绑架我们的今天,我竟然被自己的名字和自我认识绑架了,而这些认识来自于我们的老师同学、父母朋友。母亲一直觉得我是个听话的孩子,因而我也将自己套入“听话”的圈套,纵使被贴上没主见的标签,我仍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啊。
可是,世上从没有哪一个人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包括自己。所有的评价都是主观的,像一面镜子。
席慕蓉说:“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为了让所有的评价都能对号入座,我竟成了戴着镣铐跳舞的人。
认真地问问自己,我真的不能吗?真的不能说话委婉一些吗?真的不能安静地看书吗?真的不能上台发言吗?真的了解自己吗?或许我们和认识中的自己不一样。
从来不会因为我是谁,所以我是什么样的人。只会因为我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事,所以成为了谁。
一个人喝醉了酒处于无意识状态下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受同等刑罚,因为你不能将醉酒当成你犯罪的理由而要求他人理解。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将为自己贴上的标签作为我们不努力、不改变的理由。
我希望现在以至将来的每一刻我都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陌生人,做我所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