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大几了,找不到对象咋办?凉拌吧。
单位里,都有好几个“绝代佳人”了,估计热心的大姐们,数次说媒未遂后,玩连连看的心都淡了。
也算她们“不识数”吧。
有些人,生来就是素数,一辈子只能被一跟她本身去除,“她”的样子,连时间都不能溶解。就算毛戈平来了,把“7”念成“妻”,也变不出个合数来。
其实,结不结婚,不过是日子的不同过法。“看”开了,跟“除”开了,粗看也就一个字的区别。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其实结婚或许更得趁早——就像市场上的烧饼油条,最好吃的时候,永远是刚出锅的那一刻。
一个人,在最好的年纪,才有可能遇见最好的另一半。爱情的天平上,5月的花对着9月的果,豺狼虎豹才配得上飞机大炮。
身体的新鲜,头脑的灵活,要是都走了,还没来得及开花,只剩下年龄大,身体干巴巴地到了秋天,倒也有个解法:没有硕果,或许,也不会被折枝。
这么看,结婚与否的选择,真的可以公式化。花开正盛时,你的价值是1.2,与他花凑成一束,就是1.2×1.2,等于1.44;若花期已过,估值降至0.8,强行与另一朵0.8组合,最终也不过0.8×0.8=0.64。强强联合与弱弱结合,早已不是单纯的算术题,而是截然不同的人生算法。
这么说,结婚与否,抱残守缺与保持个性,似乎也难划清界限。婚姻这道题,答案或许本就藏在每个人的算法里。
毕竟,素数还有一个名字叫质数,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不能光看结没结婚有没有孩子,还得看付出和回报,看纸面上的数字跟心里的感受。
许多时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是热闹,可之后呢,是一地狼藉,还是收获满满,自己心里能自洽,我替我过我这辈子,不能光客气客气,心里也得有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