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我又回家乡去了,心里又有了份归属感,虽然从正月初六回来至今还没有二十天的时间,但是想到从小长大的娘家,还是归心似箭,准备父母爱吃的食品。
昨晚电告父母回去,二老忙说,好,回来好。早些年,我说回去,父母总说,工作忙就别回了,工资不高,来回路费又是一笔费用,你一个人养俩孩子,哪有钱回。而现在,父母再也不会这样说了。我想在他们心里,我的日子比以前好点,孩子们也不需我负担了,他们也老了,常想见见这位在外生活多年的女儿。
而我也是想着父母身体不好,在他们有生之年多想陪陪他们,还有自己対家人的情结,归家是一种血脉里的情怀。
正月初一那天,不善表达的父亲来到我身边说:“伢吔(対儿女宝贝的称呼),我算算,你在家只呆到四天多时间,初六上午就得去上海了,舍不得你走,可又没办法,你那里有家,顾了老人顾不了小孩,孩子要带……’
听了这话,心里有种想哭的感觉,我忍住了眼泪,装着无事的样子说,爸,过些时间,我就回来,现在家里有车,回来方便的。
初六在回程的路上,我把这话题对女儿、女婿说了,俩个孩子几乎同时说,有空就回,也不必等到五一再回去。
这次正好女儿有假,孩子们就决定回去了。女婿也特别喜欢去我的娘家,说我们大家庭和睦,我的亲人対他好,我俩个妹妹做的菜也好吃,村上人见到他都客客气气的。
女婿対我家乡小城的新城区比我还熟悉,再加上他的车子是家乡牌照,他说,在我的家乡,不论在哪方面都舒心。
我的家乡居住环境优美,村后有山,近处有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靠近小镇,购物方便,家乡人义气,且有家族情义,是宜居生活好地方。而在上海浦东的我,这里医疗、教育、出行比家乡优越。可要问我是否真心想呆在这终老,我也难以回答。
上海没有我的童年,没有我对少时美好的回忆,除了俩个女儿家庭,没有和我千丝万缕的亲友关系,没有我似曾相识的地方。有的只是为求生存,努力工作的影子,头上也永远戴着外地人的帽子,当我讲着带有乡音的普通话或者讲着夹生的浦东话,总觉得自己是站在别人的舞台上在演戏。
而住在别人的故乡,始终是一件不很踏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