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从教育的角度,带着大家认识那些和我们息息相关但是又“陌生”的感官。
我们 常常用到的感官,不是五个,也不是六个,而是多达12个!它是我们和外界联系的桥梁,没有了桥梁,我们怎么和外界好好地联通啊?或者,哪怕是 桥梁堵了,也会大大地影响我们和外界沟通的效果的。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感官的神奇之处吧。
大庙堂和小卧室~体现了古人的超高智慧!
我们在电视电影上常常看到:祭祀、议事、供奉祖先等地方都是在一个大大的厅里,很大的厅,人在里面那种渺小感和崇敬感 油然而生!
包括我们自己,去寺庙到庙堂时的感受,在那高高大大的房间里有没有一种强烈的渺小感和虔诚感的生发?
同时,还会有一个现象一样地让我们意外,就是皇帝或其他大人物的卧室却小小的?!
为什么同样是皇帝(或 大人物)的日常场所,一个大的空旷、另一个却 小的可怜呢?
然而,这恰恰符合了 平衡感在人和建筑之间的和谐!
平衡感,是12感官中的一个初级感官,大约在5-7岁慢慢成熟起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涂鸦画出现了左右对称平衡的画面,而且越来越多……
有人觉得平衡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我很容易就能站立平衡啊?!”,其实,平衡感的神奇远远超乎我们的认知。
比如,单靠自己就能直立站好吗?只要运用身体内部就能让自己维持平衡吗?
不可能!
我们能维持平衡,是因为外在的环境。
你不认同吗?那么,请问:当你站在房间里、操场上、还有高山悬崖边时,你的感觉一样吗?是不是很不一样啊?
是不是 当你面对的外部空间越大,你越感觉自己的渺小和空无?伴随着脚底下的坚定性越来越弱?
你可以感觉到自己能坚定的站在房间里、平地上,但当你站在房檐边时,你还能确定自己的脚下是坚定有力的感觉吗?
道理很简单,当我们试图使自己平衡、直立站好自己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身体上,包括我们的精神也要充满我们周围的空间。
在一个小小的房间时,我们的精神随时都可以充满那个房间,所以我们的平衡感觉最满足,身心最舒服,最容易得到休整。
而当我们走出小房间,步入大厅,尤其一个大大的厅时,我们的精神就要充满那个空旷的房间,这时你的内在力量就显得有点弱,因为那个空间太大了,你必须把自己的精神填满到角角落落:高高的屋顶、远远的墙壁……你才能得到足够的精神支撑。
所以当你身处一个大大的房间(庙堂)时,你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接着就是敬畏感和虔诚感,寺庙和教堂以及宫殿都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也就达到了“高高在上的人”想要的目的!
然而,重点不在这里。
今天,我想说的重点是:我们要学会透过心灵将精神上的空间填满。可以建立这样的观念:要从事一件具体工作之前,必须先用心灵将这份工作完成!
比如说,有一天一个小的班组接到了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是个有较大难度的任务,具有挑战性!
有工作经验的班组长首先做什么呢?要想能完成领导交给的这个难度很大的任务,首先是先开动员会:给大家鼓劲,分析绝对能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并且激励大家都能以预见胜利的状态投入工作上去……(从心灵上已经完成任务了!)
这样的结果,十有八九都能完成那个艰巨的任务。
这样的例子,在战争中、在经济发展中、生活中学习中 太多太多了。 相反,遇到任务,尤其有难度的任务时,如果不从精神上重视,思想上就畏难,往往结果不如意。
这也适用在家长教育孩子上。
如果爸爸妈妈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么即使中途出现了挫折、曲折,只要心中那个信念坚定,孩子终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因为爸爸妈妈已经在心灵上完成了对优秀孩子的成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