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是日本的战国时期——江户时代的一名武将,是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同时也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三英杰之一,被称为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德川家康逝世后,朝廷封他为“东照大权现”,在东照宫进行供奉,世人称之为“东照神君”。
01
提及德川家康,就会有很多读者联想到中国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司马懿,善于用兵,还有超强的忍耐力;德川家康,也是日本著名的有耐心,善于战争的杰出政治家。司马懿的名言就有:“且止,忍不可忍”;德川家康也有“能忍人之不能忍者,方成大器。”
司马懿的老师是著名隐士胡昭,德川家康的老师太原雪斋也是出家人。隐士和出家人遵循的与世无争、平常心的性格,在司马懿和德川家康身上都有表现。司马懿和德川家康也都有隐士和出家人慈悲为怀的性格,都有要解救百姓,想结束战乱的理想。他们奉行防御和谋略为主,以胜利为目标,不以杀生为目的。司马懿和德川家康都非常重视民心,司马懿是“恤民为先”,德川家康也认为民心是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司马懿能废黜苛政让百姓解放,德川家康也认为善政产生善民。而且德川家康一生长期低调忍耐,如同司马懿一般,都是在等待中迎来机遇,然后抓住机遇,一步一步走上了霸主的宝座。
在上一本《德川家康1:乱世孤主》中讲到,德川家康的家系,本是三河国的富豪松平氏。松平氏本是三河国一个弱小的国人豪族,在祖父松平清康被家臣所杀后,继承家位的松平广忠却性格懦弱,导致家族逐步衰退。面对衰微的国势,还有夹在织田家族和今川家族之间的尴尬,他只能选择依附一方。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寅日寅时出生的嫡长子竹千代,不得不作为今川氏的人质,辗转在织田和今川之间。
八岁的竹千代在被送到今川当人质后,先住进静冈寺,不久又获准进入临济寺。在临济寺期间,他受到了太原雪斋的关照与教育。雪斋禅师是当时有名的琴棋书画大师人物,并且通晓孔孟学说,是军事与外交的旷世奇才。
雪斋对于竹千代也有很大的期望,不仅仅是出于喜爱,作为佛祖弟子,他更期望竹千代成为不世猛将,他甚至期望竹千代日后能睥睨天下,成为一个拯救乱世之人,用一颗慈悲之心给天下苍生带来福泽。
在今川家不断的和老师学习,磨练意志,他心中想要光复三河。这种斗志延续着他的人质生涯,直到结束。在辗转的人质生涯里,竹千代懂得的道理,也是他心中所想,就是一定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那么才是真正的王者。
02
德川家康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除了善于忍耐外,还在于他的学习精神。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代的中日关系,依然非常微妙。中国人在对日本心存警惕的同时,更应该尝试去了解日本。因为只有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即使面对敌人的长处,也才能从容接受。而日本会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而《德川家康》这部作品,就可以成为了解日本历史、文化的重要读本。全书共计550万字,通过描写日本战国中后期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各个藩主之间的军事战争,将日本战国时代的乱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部跨越了德川家康一生75年的小说,前后勾连,人情物理细腻清晰。其实也讲述了日本从平安时代结束以来,怎样结束乱世,开创太平的国家问题,也暗示了明治维新后,同西洋列强争夺东亚的必然国策。
山冈庄八创作出的《德川家康》,作品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刚开始他的创作,在《北海道新闻》连载时,并未受到多少重视,可后期,受众居然越来越多,重要的报纸便纷纷同步连载了。
他笔下的那个德川家康,无时无刻不以“结束乱世,解救天下苍生”为目标,而绝非“称霸日本”或“成就一番伟业”这类一己私利的目标在奋斗不懈。尤其是他在书中特别强调,处于代表新兴势力的尾张织田家,与一心向往京都文化的今川家之间,被认为是土里土气,毫不显眼的三河德川家,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步步为营,一步一脚印,最终得以取得天下。这对当时在趾高气扬的占领军与国际势力夹缝中生存的日本,不能不说是有一种奋发的鼓舞作用。
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德川家康就是这样的勇者。
书中从无到有,转弱为强的智慧展现,使得德川家康成为日本大和魂的精神堡垒,激起全日本人的奋斗意志。所以出版后,就掀起极大反响。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要求,日本内阁成员必读《德川家康》;经营之神、日本松下电器创建人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员工必读《德川家康》;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
著名史学家、作家柏杨先生则认为:“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它不仅可以作为商战兵法、政略宝典,更会是不朽的励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