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成长在“因时而变”(201853)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是贤良文学人士的政治主张(桓宽的《盐铁论》),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这句话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调整,反对因循守旧。

教育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早已不是“有学上”“上好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教育供给之间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稍微有点能力的家长,都渴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所谓“更好的教育”在家长看来,就是能上一个好的大学,能找一个好的饭碗,能挣一份高额的薪水,能有一份美好的未来。

在适应家长需求上,民办教育的硬件设施及服务供给质量超过了公办教育(特例不计)。民办教育的教师,担心过了今天没有明天,对职业有敬畏感,对事业有上进心,每天都在学习,都在充电,都在不断地成长,这样的付出带来的是效益,是能力的提升,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公办教师因为端的是铁饭碗,多的是稳定、平安,不愁吃,不愁喝,所以更多时候公办的教师把自己放在了一张平板床上,数十年如一日,平稳度过,学习进取心不足,主动适应发展意识不强。

六七十年代,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是教师的标配,教师享有极高的位份,那是真正的师道尊严年代,即便教师说错了,孩子也不会反驳(也有不敢反驳的因素);八九十年代开始,快乐教育、赏识教育、蒙台梭利……中外教育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各种教育思想蔓延,不要说学生了,教师都无招架之力。然而,对人才的培养,我们确实应该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我们不能因循守旧不用电脑,也不能偏听偏信以电子设备代替纸质书籍。培养学生的标准也不再是知识至上,而要能力并举。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闭塞是很可怕的,尤其有些教师以昨日之技能应付今日之需求,一边慨叹民办机构的高薪,一边任由自己一天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有些教师腹诽辞去公职的教师,可是我想问问:你有辞去公职的勇气和能力吗?离开单位,你还有什么?

与时俱进,适应发展需求,是今日之师当为,亦是所有有愿望改变自己人生状态之人之所需。主客观结合,内外力同发,成效是一定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嘻嘻,今晚是除夕夜 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 就是福! 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在这里祝大家: 新的一年身体...
    两个瓶子阅读 1,521评论 0 0
  • “痛啊。”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只想躺在床上骂娘。 然而事实却是,我刚挤上满是汗臭味的338路,像只树袋熊似的扒拉...
    0323阅读 2,383评论 0 0
  • 第一天的课,感觉耗尽体力了,但是收获也很大。学习疗愈,首先是疗愈自己。才一天的课程下来,就感觉到maya老...
    燕鸣46786阅读 5,327评论 10 14
  • 我家在农村,很地道,很土,算不上很落后,中等吧。如果有等级之分的话。 记忆中分层是97年,从97年开始,村里的人陆...
    WANG小二阅读 3,486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