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音乐大师分别是:欧洲歌剧四大巨子之一的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之父巴赫、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和作曲之王舒伯特。他们每一位的经历都是传奇,除了一种相同的艰难命运,又各不相同。普通的读者所关心的大概和我一样,大师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特别是感情生活怎样?他们的音乐风格如何?什么导致了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本书辑录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们的讲义,能否回答这些问题呢,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世界吧!
第一位:莫扎特
1756年1月莫扎特生于奥地利一个真正的音乐世家。身为音乐家的父亲发现4岁的他能准确无误地辨出任何一个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一首小步舞曲他能在半小时以内就学会。不满5岁的他就写出了结构严谨毫无错误的协奏曲。6岁就和姐姐一起,在父亲的安排下在慕尼黑、维也纳等地的贵族豪宅间往返演奏。
1763年11月,他们抵达了巴黎,受到法国上流社会的注意,并到宫延为国王表演。
1772年至今1777年间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一个成熟期、丰收期,虽然喜欢的是歌剧,在父亲的开导下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钢琴奏鸣曲。
1777年9月,莫扎特在母亲的陪同下再游欧洲。在曼海姆22岁的莫扎特狂热地陷入了与阿珞西娅的爱恋,但因阿珞西娅的家庭贫穷,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3月,莫扎特不得不泪别阿珞西娅,初恋划上休止符。莫扎特的妻子在生活习性上和他同样懒散、不谙家务;不切实际而疏于理财。两人在一起只能勉强正常维持生活。
1783年6月出生的第一个孩子三个月后因疾病和营养不良不幸夭折。第二年圣诞节前夕,莫扎特携妻子回到维也纳。他写出了堪称他所有钢琴曲中最优秀、最柔美的《C小调赋格曲》。多年后将其改编为《C小调行板与赋格曲》。为表达对海顿的尊敬,他写了一组四重奏献给他。
1784年11月,他完成了第四首,即著名的《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狩猎四重奏》)。
1784和1785年间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和《C小调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诗意情绪表达的登峰造极之作。尽管此时他的作品越来越成熟,声名也越来越显著,可他仍然经济拮据,常常入不敷出。
1785年4月,《费加洛的婚礼》终于脱稿。当时维也纳没有人真正认识到《费加洛的婚礼》的不朽价值,除了海顿、达·庞蒂和他自己等少数几人。
1786年12月在波希米亚的布拉格上演时获得了爆炸性的效果,他受到波希米亚人前所未有的欢迎。
1786年间莫扎特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室内乐作品。9月妻子新生下的孩子未满月便夭折,他再一次忍受着情感的波澜,为化解悲痛,在年底写就的《D大调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交响曲》)展示了莫扎特成熟期的风格,堪称古典交响乐的典范。从布拉格回到维也纳,他便立即投入到歌剧《唐·璜》的创作中,并于1788年在春在维也纳上演。
1789年是莫扎特最失意落魄的一年,妻子病得沉重,医药开支犹如无底洞。他四处奔波,无法集中精力作曲,也是创作最少的一年。
1791年初开始,半年的时间写就了歌剧《魔笛》,莫扎特却为此耗尽了心血,他的身体完全垮了,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疾病的危险性。
1791年7月,最后一个孩子出生,正当他沉浸在这短暂的喜悦时刻,一灰衣瘦高男子交给他一封信,要求创作一首《安魂曲》。这引起他的强烈不安,他感到这是神给予自己的死亡预示。
1791年12月5日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五岁。
海顿、巴赫和柴可夫斯基
约瑟夫·海顿(1732-1890)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就像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作品中可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且具有巧妙的幽默感,及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他的父母是普通劳动者,他身材矮小,给贵族当过仆人,看过大门,当过邮差,擦过皮鞋……很长一段时期在贵族的私人乐队歌唱班中服务。一直到1790年,他为委托者写了100多首交响乐和80多首弦乐四重奏的绝大部分,这些体裁在海顿创作中占主要地位。
海顿爱上了理发师的小女儿,可那位姑娘却去做了修女。在聪明的理发师的建议下,他不喜欢那位姐姐却于1760年11月娶了她。最终对于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只好各过各的日子了。他的另一位夫人是一个寡妇。1792年之后两人的关系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海顿一生都没有儿女。
90年代,是海顿最重要的创作成熟期。他的交响乐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790年写下了他最有影响的交响乐——12首《伦敦交响乐》。并且创作了包括《皇帝四重奏》在内的许多四重奏、清唱剧《创世纪》、《四季》以及大量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
海顿被作者誉为最为健康的作曲家,他是“一位各方面都良好的人”“少有作曲家能像他一样,全然摆脱神经过敏的折磨”。他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可说没有任何音乐形式未经他使用过,大家都公推他为作曲圣手。
巴赫(1685-1750)是出身于德国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9岁那年,小巴赫的父母不幸相继去世。由他的长兄带着他。当哥哥有了第五个孩子后,巴赫离开哥哥家,被吕奈堡的一个合唱团录取,入神学院学习。
1702年毕业后他在吕奈堡小镇谋得管风琴手职务。
1703年4月赴魏玛任宫廷小提琴手。
1704年他又谋到阿恩什塔特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但上司粗暴的审问、带侮辱性的斥责,使他于1707年离开,赴缪尔豪森的教堂当管风琴师。同年10月与早在阿恩什塔特教堂就已心心相印的巴尔巴拉结婚,他们育有七个孩子。
1708年7月巴赫在魏玛就任新职。巴赫的一大半管风琴曲都作于魏玛。如著名的《a小调管风琴托尔塔与赋格曲》、《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以及宏伟的《帕萨卡里亚》。此外,他还写了一些宗教和世俗的大合唱。巴赫在柯屯王子没落的小宫廷中担任乐长时期,创作主要集中在器乐重奏和古钢琴方面。1720年完成了古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曲》;1722年完成了复调音乐的最高典范《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还写了6首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1720年妻子去世,谋求汉堡的圣·亚科夫教堂管风琴手未果。
1723年5月带着刚结婚不久的歌唱家妻子和孩子们接受苛刻的条件来到莱比锡任乐长。任乐长时面对经费缺少,他上书市政局,描述了音乐事业的情况和困苦的物质条件。情况非但没有得到改善,换来的却是更多的攻击和迫害。在莱比锡的头十几年正是巴赫创作的顶峰时期。为适合市民的趣味和要求,他创作了管弦乐组曲、世俗大合唱等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如《马太受难乐》、《b小调弥撒》等。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他曾乞求宫廷音乐家称号,但三年后获得了这个称号也没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巴赫在他最后10年对社会活动失去了兴趣,忠实陪伴他的只有继弦妻子和孩子们以及几个他最喜欢的学生。巴赫晚年患眼疾,两度开刀致双目失明。不久于1750年6月28日辞世,他的死没有引起社会注意。
巴赫一生未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应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风貌与特点。他的音乐作品都含有哲学伦理的意义,有着严谨的形式和很强的逻辑性,这正是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的一种体现,这种音乐的概括性,有时很难被人们所理解。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出生于俄罗斯小城,家境宽裕。一场霍乱使他年仅10岁就孤身一人留在彼得堡上学。后来,母亲染霍乱去世,他亲眼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当父亲终于接受了儿子学音乐的决定,柴可夫斯基的命运就此改变了。从音乐学院毕业,柴可夫斯基对出路深感茫然。
1866年1月6日,柴可夫斯基前往莫斯科,在音乐学院中任和声教师一职。在这儿,他执教13年,一边教书,一边谱写曲子。他的第一次恋情以“不战而逃”告终,当他真的动心想结婚,却被女人背弃。后来他与热烈追求他的学生有过极短的婚史,这段婚姻给两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此后柴可夫斯基再也没结过婚,只与一位富孀保持了14年的精神爱恋。
《D大调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第一部名扬海内外的佳作。
1876年是柴可夫斯基艺术道路上的里程碑。在这一年一部杰作诞生了,它便是芭蕾舞剧《天鹅湖》。
1881年,他获得了俄罗斯音乐“领导者”的位置,这一时期他共创作了4部不朽之作:《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一八一二年序曲》与歌剧《玛采巴》。此后他还写就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及歌剧《黑桃皇后》。
1892年9月《第六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成为他最后的收山之作。他于11月6日长眠。
第五位: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是一位天才的抒情歌曲作曲家。他一生共作600余首歌曲,大多是偶发之作。他作曲一气呵成,迅速而极少更改。12岁入天主教会的孔微克特学校。在校5年间的生活,为其一生音乐的基础。舒伯特除18岁时暂时在父亲的学校做小学教师,及后来暂当一次家庭教师以外,一生未曾有过正式的职业,真正是天才的生涯。舒伯特31岁夭逝,计算其作曲的年代只有15年,然作品总数有1000种之多。内中除600首是珍贵的歌曲,其他交响曲、钢琴曲、歌剧,均有美丽的旋律。《未完成交响曲》尤为有名。
舒伯特一生没有恋爱, 是音乐家中——尤其是浪漫音乐时代的音乐家中——也是与恋爱关系特别浅的人。
舒伯特对歌词赋予一种全新的理解,就是用音乐形象的语言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阐释,他使歌词的思想内容借用音乐的载体而影响人、感染人。他的名曲有《魔王》、《流浪者》、《圣母颂》、《听!听!那云雀!》、《小夜曲》、《维也纳之夕,第六》。对于歌曲这种短小的音乐形式,能证实其特色的从来只有舒伯特一人。“歌曲”虽小,但能含藏一切长篇作品所能包摄的内容与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听舒伯特的音乐,似乎觉得与音乐密切的相触,特别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