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接受的教育的问题,这两年有一些的纠结与分裂,且自己时时沉浸在这种分裂感中无法自拔。朋友讲:纠结是因为你有选择啊!没的选的话,你就不纠结了。后来琢磨这句话,才发现是真的如此,因为发现了另外一条路,所以有新的选择,而这条路又阻力重重,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魄力去走,所以一直处于对抗之中,且觉得自己是正确的:自己看到了体制内教育对孩子思维力的伤害等种种的弊端。这个循环是怎么样的呢?一是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梦寐以求的路,但是却无法去走;然后呢,就处于与老公,与教育体制的对抗之中,内心深处是觉得他阻碍了我的。现在想来真正阻碍我的是我自己。当陷入如此的循环之中后,就已经远远失去了初心。我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在证明自己的正确,证明自己看到了时代的变迁而教育却没有相应的变革,证明自己高瞻远瞩。当处于证明中时,就如同那个要乘船渡河到达彼岸的人,目标在彼岸,但走着走着,却让自己的船在河里陷入了漩涡,这是我的第一个盲点。
第二点,深深地觉知到,在思考与行动这两个层面上,我是属于“思考得多,而做的少的人”。如同杨绛先生所讲: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我是属于读书既不够多,行动力又需要更多弥补的人。看到了体制内教学内容的空泛,教学方法的低效,也曾很好的做了尝试,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给孩子提供了更为轻松有趣,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还需要去更多的学习,当然更重要的是行动。
李莉导师讲,没有对错,只是你如何演绎。道理上,我经常这么说服自己,但李莉导师是用行动真正地践行落地的。袁方导师讲“道”,讲“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就先成为什么”。当看到别人如何在践行时,我就知道我该做些什么。美国著名的神学家尼布尔的话经常在耳边萦绕,自己却没有很好的体会与践行。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既然没有勇气没有现实的条件去改变,那么就在目前现状的基础上去接纳,然后谋求改变。首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修炼夫妻关系,真正做到尊重老公,他本有天的位置,只是我以前越位了,学习了许久,很多时候依旧在享受他的照顾与爱,而没有很好的做到尊重,尤其是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于儿子,去修炼一份信任,一份完完全全的信任。我对于他的未来原来有一些焦虑,我曾怕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越来越强调美与创造的时代里,从体制教育内走出来的孩子将如何去适应?这份恐惧是我自己的,跟孩子没有关系。但这份纠结的能量孩子是百分百收到的,所以他会有一些呈现。想必他内在也承接了我的分裂与纠结吧。就如同孩子所讲,我经常干的就是南辕北辙的事。当看到越来越多的生命的原本具足,我会越来越相信,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他所属时代的命题,他们也具备这份能力去应对所有的人生考题。在孩子小的时候,这份信任以及足够的心理营养,足够的爱与支持,将会支撑他走好以后的路。
所以,最终回归到自己,让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想要什么呢?爱与喜悦!那么就去做吧!去学习更好的但不纠结,只是为我所用;去体验各种生命的状态;去不停的打破自己的认知再重建。就像谈论刘老师的儿子造火箭升空事件时,儿子所讲的:我们这一代人,会创造更多让你们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家都有这么大的底气,我如何能扯后腿呢?唯有精进,唯有喜悦,唯有做好自己!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先让自己活成那个样子!
感恩各位导师,各位家人,感恩儿子,感恩自己,感恩我们一起营造的场域。谢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