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幼儿园以后,有一年没收到圣诞礼物。
我告诉他,“在边远的山区,有很多孩子生活非常艰苦,他们没有玩具,穿得不好,也吃得不好。圣诞老人不顾路途艰险,翻山越岭去关心那些孩子。所以我们送上祝福,希望穷困地方的小朋友们能早些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
儿子学着我双手合十,虔诚地释放出一份小小的善意。
2008年,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很快要期末考试,作业特别多。
平安夜这天,儿子忍不住自语,“也不知今年圣诞老人还会不会送礼物?我希望送一辆遥控汽车,送气垫船更好!”
“圣诞老人是一位很智慧的老人,会根据每个孩子成长的情况,送最合适他的礼物!”我接过话题。
完成作业,时间已经不早。儿子上床后,没有马上入睡,而是仔细搜听有没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醒来,我看出他的失望之色,便说:“昨晚,圣诞老人来过了,他从一楼的烟囱往上爬,可到了我们家楼顶,被烟囱盖挡住啦,弄得满脸烟灰,头上还撞了个大包。他一生气,说要先回去洗澡,明天再来!”
儿子被这个滑稽情节逗得“咯咯”直笑,开心上学去。
放学回来,儿子说他的同桌昨晚收到的圣诞礼物是一块很漂亮的石头。自己动手把袜子挂在门上,然后拿着扫帚到楼顶扫扫烟囱口,便安安心心地做作业。
儿子的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我们决定骑着自行车去步行街兜一圈,步行街完全是人的海洋。我们在宽松的地方停下,吃着糖葫芦,仰头观看飘浮在空中的孔明灯。
我们很快回到家里,儿子转了一圈,没发现异常,便到楼顶,发现阁楼的桌子上有一个精美的袋子,里面装着一支钢笔、一瓶墨水、三本宇宙探索丛书、一盒坦克拼图、一张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写着“祝你圣诞快乐!学习进步!记得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儿子对礼物爱不释手,把它们放在枕边,陪他进入梦乡。
第二天,儿子把三本图书带去学校。同学们争相传阅,问在哪儿买的?儿子说是圣诞老人送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说:“你被骗了,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都是你爸爸妈妈送的!”
他们还一起去问老师,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老师笑了笑,只告诉他们“带着快乐的童心去感受!”
儿子回来把老师同学的话告诉我,我认同老师的意见。
是啊,“带着快乐的童心去感受!”
每年的圣诞节,儿子心有所想,便有所获,对能收到礼物深信不疑。
这颗童心还能持续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