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回来告诉我:老师在班上说咱们班的家长不负责任,不回复班级群消息。她在别的学校时,发群消息家长们都会回复“收到,老师辛苦了”之类。我听了感到惭愧,惭愧之余也有些看法。
作为家委成员,我与班主任沟通算比较多。据我对这位班主任的了解,她二十出头,毕业两年多,教我们班之前在别的学校教六年级,现在带初二。
客观来讲,教学经验和管理学生的经验是欠缺的,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作为家长,为有这么尽职尽责的年轻教师感到高兴,同时,也因为她太负责,又有一些担忧。
这是怎样负责的一位老师啊!作为班主任,除了重点关注自己所教科目-----语文,还全面抓其他各科成绩,”一切为了中考”。
作业书写潦草的一律打手、体育课不是上语文课就是语文测验、信息课不是班会课就是英语课、大课间用来默写和听写、午饭后帮孩子们复习历史、延时服务时间帮同学们解答英语疑题、背诵优秀范文和答题格式是语文的一项常规作业,背诵没过关的留校一一过关...... 即使这样,学生们依旧没有上进的学习劲头,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此认真负责的老师,我担心什么呢?因为这样灌输式逼迫孩子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无法体会到学到新知识的快乐,只觉得枯燥乏味,学习越来越被动甚至厌恶,对老师产生反感。
我的孩子不愿早餐喝豆浆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怕没有时间上厕所。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双方配合的,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能学得好吗?
再说说对班级群消息回复的所见所想。群消息内容大致分为四大类。
第一大类:学习打卡,包括安全、宪法、消防、校园欺凌、新父母在线等等;第二大类:收费类,包含教辅资料费、托管费、校服费、保险费、牛奶费等等;第三大类:布置作业类,包括日常作业、周末假期作业、各类竞赛、重大活动通知等等;第四大类:奖惩类,会具体点名批评和表扬一些学生,也会发一些班级获得的荣誉奖状等等。
对于第一、二类,90%以上的家长都积极配合,学习和交费的截图也都发群里,交费一般2天内交齐;学习类当天完成,只有少数家长因为APP或网络问题不会操作而放弃。
对于第三类,因为之前我们在深圳学校,有两位老师要求过家长不要在群里回复“收到”,以免造成群里刷屏,后面看到的家长翻看信息花费太多时间,或者会错过重要通知。所以,我已经养成习惯,一般不会回复这类消息。
对于第四类,如果只是获奖,一般我会回复赞的表情符,但如果同时既有表扬又有批评,而且都具体列名,又通常没有我们家孩子的名字,我一般不回复,因为不知道如何回复才好。
如果你也是家长,不知你是怎么对待班级群消息的?愿意和我分享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