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女孩子往往从小被父母当作乖乖女来培养,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矜持、要温柔,所以进入职场、进入体制内以后,很多女孩子都有两种需要克服的缺点:娇气和柔气。
首先要克服的是娇气。所谓娇气就是太把自己当女孩子,在职场上给自己的性别设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经常说要男女平等,但是有些女孩子一遇到有什么工作,就认为这个工作就应该是男性干的,自己是女的就应该被特殊照顾。比如遇到值班、遇到加班加点,就坚持不了,显得娇气太重。
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够跟男性一样拼,暂时忘掉自己女性这重身份,别人往往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比如出去执法,你能跟男的一样任劳任怨,不会说一遇到太阳晒就躲在树底下或者躲进办公室吹空调。又或者说遇到专项工作需要加班的时候,你没有要求被特殊照顾,跟大家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你不喊苦不喊累,没有闹情绪。只要一两次,大家对你的印象就会很不一样,都会说你这个姑娘没有娇气,能吃苦,敢打敢拼。
其次要克服的是柔气。这个柔气我的理解就是放不开,不够干练,我比较喜欢干练这个词。一个女孩子,如果别人给你一个干练的评价,就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评价。
我们东方的女性,一般都比较温柔,比较委婉,比较被动,而且我们把这些视作是一个优点。但是在职场上,在体制内,我经历过那么多任的领导,一般大领导喜欢的体制内女性类型,都会提到两个词:一个是大方,第二个是干练。就是作为女性,不要扭扭捏捏,给人一种上不了台面的那种感觉,要落落大方、干脆利落。
这个大方,跟我们平常说的open是不一样的,open是说你这个人很随性,很随意,甚至有点不太端庄。但是大方不一样,大方是那种端庄、知性、上得了台面、见过世面的那种感觉。干练就是说话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有执行力。
我们看报纸、电视也好,观察我们现实中体制内的女性领导也好,她们的着装、表情、神态、发型,一般都是短头发,穿职业装,做事情落落大方,说话做事干练,很少是长发飘飘,穿着长裙子,说话小小声,这样的比较少。
我给大家举一个跟别人聊天时听来的真实的案例。
单位有一个女孩子是辽宁大连的,考公务员的时候考到了南方的厦门。厦门虽然也是一座非常不错的城市,但是那个女孩子还是非常不适应南方的这种生活和饮食习惯。而且她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都在大连那边,她很想调回大连去。
大家都知道,体制内跨省的调动是非常难的,这个女孩子甚至有想辞职的念头,辞职以后再考本省的公务员。
碰巧有一次单位里面搞接待,刚好是接待来自辽宁大连的兄弟单位,大连的兄弟单位是一把手带队来厦门调研,那时候还是“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般接待的时候还会喝一点酒。
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天聊起来,就起哄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怂恿那个女孩子给辽宁过来调研的一把手敬酒。那个女孩子也不怯场,不管是说话、办事、吃饭、喝酒,都非常细心周到,落落大方,而且嘴皮子也利索,整个饭局下来,给大连过来调研的调研组的印象非常好。
然后那个调研组的一把手就开玩笑地说,姑娘你这么优秀,有没有兴趣回家乡去工作,到我们单位来?这个女孩子说话也非常得体,她不会说想,能调过去再好不过了,因为自己单位的一把手也在场,她情商还是非常高的。
她就说我在这里工作也很好,单位氛围很不错,同事关系也很融洽,领导对她很照顾,但是自己是独生子女,自己也是想有机会回家乡去工作,回到父母身边的。
有了这个表态以后,辽宁单位的一把手回到单位就去推动这个事情,然后跟厦门这边单位的一把手领导也商量好。
调动这种事情,你自己去找关系可能会难以登天,但是一把手跟一把手之间去商量,就是很容易的。那个女孩子就因为把握住了这么一次机会,少费了很多周折,少走了很多弯路,顺利地调回了大连老家,跟父母团聚。这就属于把握住了一次关键的机会,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体制内的女性,在单位不管是说话、办事还是给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大大方方,干净利索,显得干练得体,上得了台面,关键的时刻要敢于表现。这种性别期待的反差,往往会给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留下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