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每天日更,但就是做不到;
知道怎么做了,自己的生活就会有个彻底的改变,但就是做不到;
知道和孩子怎么相处才能教育好孩子,但就是做不到;
知道怎么做才能改善两个人的关系,但就是做不到;
知道怎么做了,自己的事业就能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就是做不到;
……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他就一定能战胜世界上99%的人。
由此可见只要到做到“知”和“行”两个环节,我们就能成为世界上或行业内最利害的人之一,就能让我们的生活、事业彻底改变。
想想的确如此,如果我们都能将所想或者所知变成有效的行动,我们的能力、效率、价值一定会成几倍十几倍的增加,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只是要变成“行动”这个看似不是什么问题的“小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却越来越艰难,越来越难以实现。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
在如今这个时代,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变得非常的简单,无论想要知道哪方面的知讯,只要在电脑或手机上点开搜索引擎,就能源源不断找到相关知识,所以“知”完全不是什么问题了。
知识的太易获得看似是件好事,但却给我们带来了不易察觉的隐患。
商业管理思想家、畅销书作家肯.布兰佳在他与人合著的《知道做到》一书中提到人们难以做到知行合一的三个原因:
1.信息过载
2.消极过滤
3.缺少跟进
其中首要原因就是“信息过载”,他在书中讲道:
“人们接受的信息太多了。这其实是很容易掉进一个陷阱,因为如今人们可以很容易的去读一本新书,看一段新视频,或是参加一个研讨班。知识来得非常容易,但却并不会实际改变他们的行为。”
一项研究也证实:过载的信息会增加我们的压力。
在我们现今这个社会变改如此之快,竟争如此之大的社会环境里,我们每天又都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个实验和杜克大学的一项实验都发现,压力会促进人们更加依赖惯性行为。遇到压力时,人们无法轻易做出决定,意志力会减弱或令人感到不知所措。你没有精力做决定时,往往会重复平时的做法。
以上研究告诉我们社会竞争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和过载的信息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过多的压力,而在这种压力下我们更难做出改变,换种方式也可说:
现代的人们越来越难做到知行合一了。
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我曾经心血来潮,花了上万元在网上报了五六个各种学习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大都不在同一天,但在近两周的时间里感觉特别烦躁、不安,大脑一团乱麻,不但没学到任何东西,而且在那几周几乎没做出任何有效率的事情。
知行合一对我们如此重要,那么在“知”与“行”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个通道?
有没有让我们有很强行动力的方法?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最大的弱点就是拖拉比较严重,行动力不够,而且好多事都是虎头蛇尾。也深知这个弱点带给我生话、工作的巨大影响。
一定要强化自己的行动能力,带着这个目的不断地去学习、实践,刚开始认识时候,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所幸的是自己一直没有放弃强化自己心行动能力这个目标。
通过这些年研读近二十本国内外相关书籍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再通过这些年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自认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供大家参考。
1.立即行动
每当我们想要改变习惯,或想要做某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时,我们往往都不会马上行动,而总是要等等,要等时机成熟时,或者要等什么自己都不知道,反正都要等一等。但是等的结果往往是等到最后时刻才匆匆应付了事,更多时候等来的都是不了了之。
我们的梦想就是在这等一等当中,一个个成为泡影,我们的人生也就在这等一等当中变为平庸。
孩子的成长、人生可能也
而成功者,往往是有了一个想法说干就干,他们中的一些人最终将想法变为了现实,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成功者。
所以知行合一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立即行动。立刻,马上,没有明天没有以后。
2.宜少不宜多
当我们要将知识变为行动,变为习惯时,要少而精,而不是多多益善;
当我们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做时,同样也要尽量授权,让同事、下属或者是家人(如果是家务)承担一些事务,自己才能高效地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同时报学习课程一事,前两周那种疲惫和挫败感真的弄得我精疲力竭,什么东西没学到,做事效率也极低,直到只选择了两个课程,将其它课程全部放弃以后,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才达到理想状态。
在训练学生习惯培养和各科目学习过程中同样如此。有的课任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每堂课上都给出了大量的内容,但在一定时期后对学生检测结果很不理想。当让老师压缩知识点至绝大部分同学能掌握的量时,对学生进行检测的结果就会大为好转。
美国多产达人卡内基在培养自己十三个美德的时候,也是采用每周只培养自己一个美德的策略。
3.化整为零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采取行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要做的事给我们带来了心理压力,正如前面谈到的研究结论——在压力下我们更难采取新的行为,更易采取旧的习惯行为方式行事。
立即行动,将大目标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化为可以容易开始的具体行动。
美国一位教人做家务教练就将人们极不愿意做的家务,变成了容易开始的活动,他的关键就是只让自己行动五分钟,做五分钟的家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难,所以我们都容易立刻作出行动,等我们做完五分钟以后,再做一个五分钟,五个五分钟很多时候就顺理成章的做下去了。
每天写一篇文章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想像,并且羡慕至极。之前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比登天还难的一件事,其实直到现在从内心来说也不愿写,愿写时也深感写起来难度较大。可以想家要写一本书甚至写一套(七本书)书,其难道对我来说不亚于让我去登月球。
但将一本书分解为一篇篇文章,一至二天完成一篇文章,这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有时就是一篇文章也不想写的时候,就强迫自己只写个标题,写完标题后觉得再写个提纲也没什么,写完提纲后不知不觉又自动开始写文章了。
本篇文章就是如此,本来今天是很不想写的,但还是告诉自己就在简书上写个标题吧,写着写着就写到这里来了。
象写一篇文章、总结、培养一个习惯这类较复杂的事,可将其分解为几个易开始的小行为,如写下标题、做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查找数据、录入、修改等环节。
然后则可在一天分散完成,如可在等人、等车、排队、坐车、饭前饭后等零星时间为要做的事作一些准备,比如对文章构思、内容进行一些思考,还可在手机上查找相关数据、录入部分内客等,这样实际上就已开始行动了,等到了固定该做的时间时就比较容易开始行动。
所以讲将不愿做的事化整为零,化为最容易开始的行动,是战胜我们恐惧、拖拉的一个很好办法。
4.想家做完该事后的情景
想家该事做好后的意义、价值及带给自己的感觉,这也能给我们的行动带来强劲动力。
写一套很实用的家庭教育的书对我来说非常艰难,因为我是一个只喜欢看书,不喜欢动笔写的人。一想到要写七本书(一本家长阅读用,六本供学生半年阅读练习用),我都会被吓得毫无任何写作动力。
但每当想到这套书早出来一天就能能找一天帮家长们解除教育困惑;能让更多学生早一天学得更轻松、学得更优秀,甚至改变更多学生的人生轨迹;能给自己带来辉煌的事业机会。迟一天写出来就可能让更多学生与快乐、成功失之交臂。每当想要放弃时,想到这些放弃的想法很快就被坚持代替。
5.作公众承诺
将自己目标告诉亲朋好友,我认为这是一个让自己完成一个艰巨任务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因为这样实际上亲朋好友就成了我们的监督人。
6.给自己定一个奖惩措施
做到了给自己一个奖励,没做到给自己一个惩罚,奖励可以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份小礼物,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事都可以作为奖励。
反之惩罚就是自己没做到时,就取消想要的,或给自己不想要的。
我参加一个出书训练营有一个惩罚措施,在出书训练营每天必须要写一篇文章,若完不成就罚100元,这是一个很不措的办法。我每天写一篇文章习惯的养成,自认为跟这个惩罚措施有很大的关系。
7.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
一天写一篇文章对我来说比登天还难,但每天在回定的晚上十时写以后,每当到了晚十时,不写就有种不安的感觉,所以即使很不想与,那种不安的感觉也会促使自己去行动,所以在固定时做比较容易让我们养成习惯。
8.进入相关社群
我们都知道毒瘾一旦沾上以后是很难戒掉的,即使戒掉了复级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在美国有一个戒毒组织,让吸毒成瘾者戒掉毒瘾的成功率却非常高。有关专家对他们成功戒毒的经验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个组织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社群的效果,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在一起那种互相激励、互相鼓舞的效果超出我们想像。
我想写套有关中小学生教育方面书籍的想法已有六七年了,但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真正开始行动,开始有明显结果还是在参加一个读书训练营以后。
如果想学好一门技艺,就去加入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群;
如果想进行写作,就去加入一个或多个写作群;
如果想要孩子更加优秀、成才、成功,就去加入一个或多个教育群。
9.不断地专注、重复
据研究不断专注、重复可以改变我们大脑的结构,让重复的行为在大脑内固化下来形成习惯,我像我们开车一样,让想要做的行为变成自动化。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子女教育、生活、事业等一切的改变就从我们每天微不足道的行为改变开始。
如果我们能做好以上九点,我们的行动能力就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孩子教育、家庭生活、工作事业也一定会有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