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着“本体”走
人们都活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中,咨询师的联想和想象要和来访者重合,产生共鸣
心理咨询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被他的故事催眠了,被他的故事带着走。有心理问题的人,心理问题解决不了的人,她睡着了。她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在梦中感受到的一切。
改变心理学的四十个研究之一:发现睡觉眼球动是在做梦。
没有假设就没有理论。先通过假设提出理论
梦和现实世界一样真实,一样鲜活。手心手背都是一样的。庄公梦蝶:是我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我呢?
人活在两个状态中:意识和无意识。
做噩梦是最幸福的人,因为醒了发现是一场梦——换个视角看问题
我们有两个世界,彼此支撑。白天夜晚,醒与睡之间活着。把真实看做梦,把梦还做真实。
我们要这样想,才能带动求助者这样想。
人文类的东西,没有对不对,只有信不信
影响问题解决的三个原因:迁移,原型启发,定势
例子:笔不止用于写字。
在思维定式中或者,给了“安全”,却给了自己太多的限制。
觉得青岛到罗马只有一条路,但跳跳大陆通罗马。
三、三步骤四层次
第一步:不知道不知道
第二层次:知道不知道
由无知到自知
第三层次:知道自己知道 察觉到自己的无知,我们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是错的
心理咨询师是随时意识 到自己有错的的
第四层次:不知道自己知道 习惯
由自知到觉察,由觉察到习惯
始于自知,保持觉察,忠于习惯,习惯成自然
气质: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的心理也是个本体。
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会讲3-5个故事。故事是他对过去发生事情的会议。咨询师不能信这个故事,要去发现故事发生的那个“本体”。心理就是那个本体。描述的故事不是本体,只是本体的解释和描述。所以,要去发现故事背后的“本体”。“不要听他讲故事,要看他如何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就透露了情绪,情绪的背后是“欲望”。通过情了解到欲,永远围着“欲”走。
你见我,或者不见我,我(本体)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我或者不念我,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曾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本体的召唤),(不来怎么办?)或者让我住在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心理咨询师的假设: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
没有人是一样,要明白人的区别和差异是客观事实
不要想,
二、不教进攻技能,教防守技能,先不要死在战场
察言 观相(情绪) 会意
咨询师必备意识:先不要被ta的言催眠了,再就是去观察他的情绪,不能止步,最终是要去会他的“意”是。必须要有这个觉察意识。
三、一次性治疗
(一)必须要有的意识
1、强烈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极为重要,大部分求助者很多第一次做完就不来了。50分钟就是50分钟。人家就给你50分钟,所有本事要在50分钟内使出来。 ——急中生智,奇思妙想
假如给你三天时间:还会为乱七八糟的事情烦心吗
马斯洛需求:生理(食色睡依恋),依恋就是关系。依恋建立不起来,非常痛苦。因为他是社会的人。心理:性应该归结于心理需求。
普遍性寓以特殊性中。学的是普遍,遇到的是特殊。
要注意到:求助者会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对照。一旦对照,就容易问题被扩大化。
这个过程精力要用语带动求助者解构问题
怎么接受:意识上问题不是客观存在,问题是他自己构建出来的,咨询师要帮助他,把他从问题中解构出来的。
如:逆反。永远没有逆反的家长,只有逆反的孩子。孩子逆反,是掌握话语权的人构建出来的问题。为什么有“强盗逻辑”,掌握话语权的人容易设计“强盗逻辑”。
心理咨询中没有对错,咨询师不能成为帮凶,不是道德的维护者,是心理上的助人者。
3、心理咨询过程中不要野心太大
降低欲望,具体目的
完成比完美重要。没有完成感,就没有成就感
人总是对不好的东西记忆深刻。比如:刻苦铭心的伤害。-对痛苦上瘾是普遍状态。
疼:生理,痛:心理,苦:纠结(心理冲突)
把苦变成痛,变成疼,回归到生 怎么样解决心理问题,就是让ta生理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