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有没有认识的想创业的师弟师妹的,介绍几个给我。”小华像大老板一样微笑的看着我
“不好意思,他们都是不太想创业的”,我只能这样尴尬的回答他
小华跟我是同班的同学,最近自己在学校开起了水果店,自己做起了老板,不过确是他自己拿货,自己联系顾客,自己配送
所以我心里很知道他的想法,想以创业的名号,招揽一些廉价的劳动力
因为我大一自己和舍友也是经历过,以创业为名,实在毫无理念和宗旨,利用多数人的辛苦付出挪用为少部分人的利益
二
记得大一的时候,刚进入学校,很积极乐观,想着多学些东西。
后来在是老师的一堂课中,听起他说有个师姐小君的团队在招人,是经营零食宿舍派送的。很厉害,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
于是我就通过这个途径加入了他们的零食团队。
开始比较有干劲,因为看到小君和另外的同学经营了很多的零食食品,充满着自己的创业光芒,于是很是崇拜。
小君师姐就给我们讲起了她如何拿下这个品牌的加盟的,以及这个品牌的内部的一些运作。
那是的自己仿佛热血沸腾,想着以后将会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也能想她那样,不过随着工作的进行就没有这种想法了。
三
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店铺内有学生下单,我就直接送到他宿舍里就好,那时候是按照送的货品的价格比例计算的。
比如顾客下单了一瓶6块钱的水,按照8%的比例计算就是你可以分到0.48元。
小君师姐跟我们说“按照8%的比例,要是他下单20块的零食,或者50块钱的零食你想一下一趟过去就有多少利润,你这些不同宿舍一起送过去,到了是分开算的,而且你一个星期如果送够30多单就有额外的奖励”。
我听着她的话仿佛很有道理,不过等到我送一个星期后,发现我很少送大单,基本上是一些比较小的单,几块几块的,送了一个星期下来我也多少收入。
小君师姐跟我解释说,有些单比较近的,或者我不在的时候让另外的人送了。我内心是半信半疑的。后来发现几件事后,我就没过去。
一件事是有一次我送到一个宿舍,看见有人送外卖的,一只手拿着很多的饭盒,另一只手拿着单据。我好奇的问他,送这个外卖的怎么算价格的,他告诉我,送一个饭盒送一块钱,东家包两餐。
我内心顿时是有些沮丧滴。想想给师姐的零食店送了这段时间的零食,每份零食算下来充其量也就3.4毛,别人一个一块钱,还包两顿。
我那时候就犹豫要不要走了,然后在那个下午我刚好看见小君师姐自己提着一大袋零食,送货给别人,那个分量是我以往没有送过的。于是那个晚上我就跟她说我不想做了,想好好学习。
有时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它会以很温柔的方式告诉你社会的形态。从而让你越来越真实。
四
我的舍友也是同样的情况,不过比我更惨一些。
他们是一个校园快递的,基本上就是让他们送快递,而他们自己没有钱收入,只有那些师兄师姐才有的
拿着他们的付出以创业的名义,利用廉价劳动力转化成极少数的财富,很卑鄙,也很现实。
五
那么大学生在校园期间该如何审视自己所做的工作或者加入的创业型组织呢?
一. 除了公益类和学校内部事务类的劳动价值付出外,衡量自己所付出的劳动与劳动价值收获的比较。
比如创业型组织,我在内部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不过有些空洞的付出主义会跟别人说:“你自己不要想着这个组织会带给你什么,你要想着你能给这个组织带来什么!”这时候两种情况:1.如果这个组织真的成型厉害,没什么问题。2.这个组织可能能给的资源有限,实力不足)
二.自己出去外部询问周边的工作时间和佣金报酬是多少。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实际考核衡量劳动价值的东西。
当然这个前提是在精神层面上收获一致的时候,比如你帮师兄送外卖是0.8一份,外面的是1块钱一份,这个就很容易比较了
三.询问师兄师姐,找寻有什么工作。
这个好坏难以评价,有人际关系亲密度和别人是怎么看待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