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五大数字力,现金流量中的A3“平均收线日数” 。
这个指标一般放在公司的“经营能力”里分析,但三大报表本身就是环环相扣,相互交叉。平均收现天数”不仅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反映出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因此在“现金流量”模块中占比15%。
提及经营能力,这里补充一下:由于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淡季、旺季之分,所以,我们评判一家公司经营能力的时候,不能看月报、中报、季报,而要看年报的数据。
因为“平均收现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公式推导具有关联和连续性,所以,我们从“应收账款周转率”开始学习。
一、概念
1、应收账款周转率:指的是“应收账款”这个资产一年做了几趟生意,当然是越多趟越好,说明它转得快。
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就能大幅度提高。
在个人层面,“应收账款”类似于你借给朋友的钱。现在一般“借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大爷”!可见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企业层面,应收账款反映出了企业和它下游购买方的关系。有的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企业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除了降价,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和下游购买方说“你不用马上给我钱,货先拿去用,过几个月再结算”。
这就是企业经营中很常见的一种方式——“赊销”,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会产生“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
2、平均收现天数
假设“应收账款”这个资产每年能帮公司做6趟生意,一年以360天计,每趟需要60天,即平均收现天数是60天。
“平均收现天数”又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我们把它可以理解成“做一次生意平均需要多少天能收回现金”。
二、计算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公式中的“期初”=上期期末;比如要计算2016年的“平均应收账款”,则“期初应收账款”采用2015年的该项数据,“期末应收账款”采用2016年的该项数据。分母中“资产期初数额与期末数额之和除以2”反映了这项资产在一年当中的经营能力平均水平。
以华夏幸福为例:
与财报说计算一致。
三、判断指标 MJ老师总结:
(1)“平均收现天数”小于等于15天即可认为是收现金的企业。
(2)“应收账款周转率”在6次以上的都算经营不错的公司,“平均收现天数”在60~90天内都属于正常范围。
四、举例
根据以上计算,华夏幸福收现天数2017年较2016年增加较多,说明经营能力下降。在房地产开发行业中,属于收现天数较长的公司。万科2016年的收现天数为3.43天,远低于华夏幸福的56天。
五、今日思考和作业
判断一家公司能不能投资,除了财报以外(60%),还需要用到生活常识(占比20%),和行业知识(占比20%)。
思考题: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哪些行业是收现金的行业?
思考:所有超市类、百货类和餐饮类的行业应该都属于收现金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