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为了帮助您更好的分享自己的观点请点关注!
虽说这段时间国乒笑料比较多,也会让我对部分人的看法带上很多的滤镜,但今晚这场比赛确实打得看出马龙老将的经验以及林诗栋小将的冲击。
很多人在说今晚的观众席如奥运女单决赛一样观感太差,但可能只有我听的蛮想哭的吧。
时间可以退回11、12年前,15、16岁小将樊振东在默默无闻的情况下和各位猛将杀的头破血流,因为突然的出世让很多球友不相信这是一个仅仅15、16岁的小孩,然而各种扒料都确凿地说明樊振东就是那个年纪。尽管年龄没有如一些球友所期待的一样修改过,但仍因为年龄过小而遭到过多质疑,似乎成了国乒中的“外协”,就为了看他笑话,许多到现场看球的中国球迷宁愿给外协喊加油,而到了樊振东赢球的时候则只有零星几句。考古了一些那个时期的樊振东的比赛,看他板板发力,赢球时打那些不看好他的人的脸就很解气。
所以今晚看球时听见观众排山倒海地为马龙加油,我一直在想,当年的樊振东是不是在赛场上有时也会因为稀拉的加油声而感到难过?
10年后会有许多人为你加油的,继续努力!
002
说马龙放水的,这个真没必要,一个36岁一个19岁,差了多少体能,goat也会老。
说新老完成接替的,真不是我酸哈,说真的之前小胖那么牛都一堆人来说没接过旗,到林诗栋这赢了一场36岁的马龙就可以这么夸了?如果网友们真的这么宽容的话,也请下次多多包涵樊振东。
我关注林诗栋大概是在2021年前后。当时的主要印象是感觉反手特别好,质量极高,经常快的球都看不见,动作看来又很小,就跟没使劲一样轻松。后来一直也在关注,但一直觉得正手能力没有很强,加上比赛经验差一些,经常输给一些不知名的运动员,也就感觉不温不火,至少离接班有些距离。
然而,在奥运会之后,我看了他的几场球,瞬间对他的蜕变刮目相看。一场是他和王楚钦的比赛,一场是他和张本的比赛,还有一场是他和邱党的比赛,这三场他都赢了,赢的很漂亮。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太厉害了,跟奥运前判若两人。
这次北京大满贯赛事,我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他的表现。前面3:2战胜了卡尔伯格,这是一场很不容易的比赛,卡尔伯格其实很厉害,各方面都很全面,不好打,林诗栋还是过了这一关。接下来就遇到了林德,给王楚钦报了仇。林诗栋的球迷和粉丝们真的还不用急于这一时去夸大营销,小将打的好值得夸,但不要捧杀,说什么可以替代樊振东这到大可不必哈。现在国乒关注度那么高,林诗栋如果无法保持全胜呢?再历练历练大赛,出了成绩自然有人看得见。
003
遮挡势力的黄昏,乒乓世界的黄昏。
W再次止步卅2,松岛辉空遭到莫雷无情嘲笑,都说明了遮挡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尽管国内外某些小将仍然固守遮挡之道,但在鹰眼到来之前,人们就已经做好了应对遮挡的准备。以莫雷高德为代表的耐遮势力告诉我们,对抗遮挡不需要用魔法打败魔法,只需要认真研究双方战术特点,对遮挡发球做针对性训练,就可以战胜遮挡。而w最终被kiss等新势力甩开,表明只依靠遮挡,不提升硬实力,终究会被时代抛弃。
2023年,W用遮挡称霸乒乓世界,林诗栋等遮 党紧紧依靠,松岛辉空等外协选手开始走上弯路。2024年,莫雷加德打败W,打败国乒是小事,终结遮挡时代是大事。从此,遮挡开始走下坡路。
但是,乒乓的问题并没有减少。遮挡时代的黑暗,让人们犹如惊弓之鸟,看到勾手发球,就下意识认为是遮挡或假抛,没有人再敢光明正大称赞发球好的人发球精妙,取而代之的是“隐蔽性好”等阴阳之词。在业余界,违规发球也开始复兴,人们发现乒乓球圈子开始变味,越来越多的违规发球正在摧毁乒乓球圈的纯净和和谐。
而遮挡和反遮挡,都带有饭圈的影子。国乒树立了W这个偶像,为了维持其形象的基本资本——实力,为其打造了遮挡发球体系,实现W的快速崛起,并为国乒带来了巨大流量;而某些人也利用其朴素球迷对遮挡的愤怒,将其转化为其他家粉丝反对W的武器,并利用其制造热度。蔡徐坤的例子告诉我们,黑子的流量也是流量。W遮挡发球,引发了粉丝双方的骂战,顺利让W稳居乒乓流量巅峰。
而资本的盲目性也在这里体现出来。遮挡发球一时能让W登顶,但长久以来对W发展不利,从而造成了W的衰落。而乒乓饭圈依旧存在,孙颖莎,林诗栋等势力,依旧会挑起新的斗争,继续这场资本的游戏。乒乓,早就已经不在纯粹。
而北京大满贯,只是洛杉矶周期的一个开始。未来的乒乓风云,还将继续涌动。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