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面对一个问题,新接触产品如何确定价格的合理化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合理降本的问题进行了各种资源上的问题解决,有以下几点感触。
通过了解,发现同款商品价格出现差异化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1.不同工厂原材料的差异化。相同产品的供应商会因为原材料的成本不同导致差异,例如同样的结构钢管,从A钢采购和从B钢采购圆成本是有较大差异的,还有供应商不同规格采购的量不一样也会导致不同规格的钢价格也会差异化。因此供应商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我们同款配件使用量比较大的工厂,最好是使用量大,又相对比较大的工厂,这种工厂不仅有原材料成本上的优势,还有应付原材料涨价的措施,使得价格控制相对比较稳定。
2.加工费用的差异化
相同产品不同供应商会因为加工设备的不同导致差异,例如,同样的毛坯,一家供方使用四轴的加工中心,另外一家立式铣床和摇臂钻拼凑的专线,这自然有较大差异。就像之前纸巾盒一样,一款产品,可用压铸的方式,可用激光切割的方式,但是价格相差甚远,所以工艺也是降本的方式之一。工艺不一样,价格差异化自然也就出来了,因此我们在供应链深挖之前可以大概了解可实现的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不同工厂报价,以实现工艺上的降本。
3.人工费用的差异化,相同产品不同供应链也会因为人工费用的成本不同导致报价不同。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供应商消化不掉,只能把成本分摊到产品的成本中,特别是在一些相对比较繁华的地区。但是就如阿丁之前所说的一样,有些工厂会不断升级设备,提高生产的效率,在提高效率的时并没有增加成本,反而降低了成本。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要多关注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工厂是否不断实现设备自动化。这不仅有效的降低成本,也有效地解决了后期供货周期的问题。
4.包装物流的差异化。
毋庸置疑,越偏远物流费用越高,不同距离的工厂含运价自然也就有差别。还有一个就是物流计费的计算公式。之前有家做架子的工厂就说过,因为他们的置物架太高,运费超过尺寸会增加不少的费用,因此他们在包装上做文章,将产品巧妙设计,更改可折叠的角度,让超长的尺寸不超长,灵活的适应了快递的计费公司,最终单个产品的运费可以比以前节省了3美金一个。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看似必不可免的成本支出其实也可以做文章,也是降本的方式之一。
这是在学习了解中学到我们可以使用到的,比较好实现的,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