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一一题记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人生无料。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一刻的招摇为下一刻的沉陷付出代价。
平淡是真,经典名言。
夜了,万家灯火亮堂堂,走在乡间小路散步的柳洋触发感想:往日里热闹的同学群最近安静着,是什么原因制造这沉闷气氛?
柳洋明白着,主导的几个大人物左右着这个同学群,有情况的也就热心的班长这个群主,热情的杨同学,很会搞活场合的体育股长,或者活跃空间有钱潇洒笑闹晒美食的深圳张?
如果不是发生不为人知的事,这个宴请不断、嘻哈玩笑的热闹的同学群不会如此安静,都沉默不语。
柳洋心底里有感觉同学群的不正常,但她清楚着,同学们健康活着的,若是有意外,班长会私自联系,某某同学走了,要送多少纸礼?
前几年就有一个女同学得了癌症走了,班长联系她、给她传递这信息的。既然如今同学群少了嘻哈、闹腾,可能有事,但都活着就好,她没能安抚人心,那就过自己的日子,稍安勿躁。
日子过着,好久没有联系的女同学居然打电话给她,“柳柳,忙吗?”
“不都是按部就班,几时回老家,过来喝茶。”
郑同学是做服装生意的老板,自己购布料做成品出口的生意,厂房最多的同学就算她。
郑老板远在市区,她家就在柳洋附近,如果她回家会联系柳洋一起聊天。
拉拉家常的家乡人,柳洋拿手机的手都麻了。
“美女,这阵子同学群太安静了,啥情况,你知道吗?”
柳洋一时间触动神经,随口一说。往常的同学群不是这个同学请客就是那个同学请客,有空就发发红包,“帅哥、美女”叫得欢呢,那些活跃分子如今却一声不吭,突发什么状况?
自从建这个同学群之后,同学们在群里热热闹闹说个不停,聚餐更是不断,就连柳洋这个一直社交障碍的保守派也让女同学拉扯着一起参加同学聚会,由此可见,这个群人多为乐。
这个同学群的主心骨:热情的赚大钱走世面的班长,好热闹的体育股长,擅长社交的深圳人张总,热心的杨同学。除了柳洋之外的同学,大多体面人,他们一千两千随意挥洒宴请同学,潇潇洒洒的场面因之闹腾起来 ,体育股长的儿子在市区的牛肉店打工,他夫妻邀请同学到他儿子的牛肉店吃牛肉;体育股长在KTV的单位上班 ,他请同学吃牛肉晚宴之后又开房邀请同学们过去唱歌。
同学们从下午奔着到市区吃牛肉,吃个畅怀;晚上接着又是转移阵地到KTV唱歌, 欢腾的场地, 男同学很会K,女同学对于这样的娱乐适应不来,柳洋更是不习惯这样的场面,她跟邻乡的女同学借口路远, 喝了几杯茶之后就撤了。
后来,柳洋听一个同学说,有个男同学K歌 ,还喝酒到凌晨,一个男同学送他回家……
这些有钱人真潇洒,一个个节目不断,宴请也持续不断,半年间就聚会好几次。
班长是舍得花钱的热心人。他还花心思给了同学们准备了礼品,每一个同学的礼物就是一张一百元的纪念币,一支笔,一张奖状。
班长给柳洋的是“才女奖”,其他同学各有名目得奖品。
班长此举费心神,花钱也花心思,他得到同学们的尊重。
柳洋不过是自娱自乐的文学爱好者,班长却授予“才女奖”!
柳洋发自内心感谢班长对她的认可,对于蹭吃蹭喝这么多,她也回应着,邀请同学们到她村里的餐厅吃晚餐 。
柳洋记得他们一起到体育股长的儿子的牛肉店的那个晚上,热心的杨同学鼓励体育股长的儿子自己开牛肉店,他边吃牛肉边扯开开牛肉店的话题。同学们都听着,对于这个热心肠的杨同学觉得特别,他不过就是一个有权力的一个单位的职工,他的家庭条件的确不错,就算不是大老板,他也鼓励体育股长的儿子开牛肉店,他的热心肠同学们有目共睹,体育股长对杨同学更是言听计从。
果真,在杨同学的支持下 ,体育股长儿子的牛肉店果然在自家门口开张。
当然,体育股长邀请同学们一起过去他家的店里吃牛肉。
同学们盛情难却,当然到位 ,还是这一队人马,十几位老同学。
柳洋也到场了。
热情的体育股长夫妻招待同学们,大家吃得尽兴;杨同学为了捧场,他邀请同学们到体育股长的牛肉店吃牛肉,声称:“同学们,往后你们来体育股长的牛肉店吃牛肉,我出钱!”
后来的一次,杨同学的表哥开画展,他邀请同学们一起跟画家吃牛肉,他跟同学们介绍他的画家表哥。杨同学言而有信,他出钱请客,同学们都赏脸到场。
一次次的聚会,在于体育股长的牛肉店吃了好几次。
后来,体育股长的楼房建成请请同学们一起吃喜席,同学们都包了红包过去让他请客,贺礼转敬。
老同学的情谊绵绵,随着一次次的聚会而增进感情吗?
柳洋一个打工人,她受同学邀请,也邀请同学吃一餐,期间随着大家的喜兴陪着笑脸,她觉得说得上话的同学并不交心,更别说知心人。
同学们各有各的圈子,而柳洋一个打工人,她不是什么,除了蹭吃蹭喝凑热闹,她就算加入同学们聚会,也是格格不入的一个异类。
同学们都清楚她多愁善感,家庭情况一般的打工人,她顶多就是一个女同学,一个添人数的女同学。
安静了一些时日的同学群,大有心照不宣的事情在其中。
郑同学也是赚大钱的人,她虽忙着做生意,但热情的她也少不了请同学们吃一餐,而同学们聚会她都没参加,赚钱最重要。
柳洋好长时间没联系郑同学,她会打电话问问她的情况,彼此还是很热心的人。
一时间柳洋跟郑同学聊着,说到了同学群,她不曾在群里发声的人又怎知道其中原因?
柳洋为自己冲口而出感到好笑,郑同学岂不是让她问得莫名其妙。
“体育股长的儿子输了钱, 都跟同学们借钱还债。深圳张回应体育股长,'我也要赌,你借我钱赌啊!'我知道的也就个大概 ,你别说出去。”
“郑同学知道哦!”柳洋虽感意外,细想想,她一个大老板,体育股长哪会不傍大腿,“你这大老板,股长一开口,你转账立即到位。”
郑同学房产、家产不少,如此清楚体育股长借钱这个过程,可以见得,她也是体育股长开口借钱的钱人。
钱人不会被忘记。
“他也跟你借钱了吧?”
“我也没有闲钱, 就借他几万而已。”
一时间,柳洋明白了同学群如此安静的原因。
一个热闹的同学群因为体育股长“借钱”这事,没有借到钱的就撕破脸。
借不到钱的体育股长对于潇洒的深圳张难免有怨言,而因为张知道体育股长儿子发生这样的状况而不好意思在群里笑闹。
“往常高谈阔论的老同学情谊哪去了……”
“酒肉朋友吗……”
时过境迁,热闹的同学群已成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