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笃定的认为,庖丁是潮汕人···
一个厨子,一把小刀,一顿饭时间,一头牛被骨肉分离得很彻底···
一踏进潮汕,牛就粉身碎骨,俨然成为一本生物学教科书,随便走进一家火锅店,大堂正面都有一张威武的网格化全牛图。
时常有老师指着网格说:“来,同学们跟我念,这是吊龙,这是匙柄,这是匙仁,这是胸口朥···”
学生间也彼此学术交流:“五花趾与三花趾入汤姿势截然不同,五花趾需抢汤两次,首先腰身合一站稳,运行任督小周天将力道运到手指将五花趾夹起迅速抢汤,第一次抢汤不多不少只撇三秒,屏气缩肛发力提起,腰肩齐抖沥干汤汁,进行第二次五秒,此时必须神情专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这时老师严肃的走过来纠正:“这位同学锅汤少了要加,深汤才能尽情深邃的诠释精髓···”
潮汕古称别称潮州,当代原称汕头,1983年-1991年汕头市分置为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市,为潮汕四市,以及梅州市丰顺县统称潮汕地区···
潮汕人具有团结、拼搏、创新、反哺、海洋、重商文化特征,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行各业有着极高的成就,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
用脚趾数一数有:暹罗大帝郑信,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商贾老人李嘉诚,新生代代表马化腾···
然而,形成如今潮汕美食满目玲琅的并不是他们,认为庖丁入赘潮汕的也不是他们···
没有一头能活着走出潮汕的牛了···
话说潮汕平原遍地都有牛肉店,大多以牛肉火锅为主。
大锅小锅,清汤原汤,生丸熟丸,乌肚巢肚,万变不离其衷,以“鲜”“甜”“纯”“甘”的粤菜系特征为主基调,很多火锅店以山泉水为底汤,连盐都不加,简单的底汤,刷新鲜的肉。
为了追求极致的新鲜,不少火锅店干脆开在牛屠的周边,基本做到现杀现现刷现吃,盘子端上来里面的肉还是暖的,且会微微的颤抖。
事实上即杀即吃也只是吹毛求疵,一般肉类在屠宰后四小时内料理,都能保证原有的鲜嫩度。
刷火锅更要根据各个部位的肉的松紧度进行分类及掌控火候和时间,加上每家店独家自调秘制的蘸料···
牛肉火锅在进化过程中逐步构成了潮汕饮食的一线分支。
这些都不重要,今天要讲的是一碗世界上最令人魂牵梦挂的牛肉粿条汤···
解放初期,国家大搞工业,国资企业大放光芒···
潮汕揭阳屹立着矿山糖厂两大国企支柱,优越的固定工资和户口俗称“吃皇粮”“铁饭碗”,少年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能进入“国企门”光宗耀祖,少女的梦想就是能嫁进“国企门”享受荣华···
苏式建筑厂区,节奏鲜明的机械声代表着第一生产力,潮汕平原第一栋楼房,第一个私家厕所,第一条自来水管···高高的围墙内分工厂区,办公区,活动区,家属区,文化室,图书馆···昔日辉煌细细展开的话相当费墨汁,怕是会洛阳纸贵···
经济政治中心带动了周边的活跃,在矿山和糖厂中间作私家买卖的店家渐渐多了起来,在计划经济年代称为“黑市”···
而这家牛肉店就在这背景下开始···
闻说最早开店的老老板即创始人名叫“吴秋南”,旧坑人,生有三男还是两男,其中一个儿子继承了牛肉店,就是目前牛肉店的灵魂人物,不知具体名字,就叫牛老板吧,其实名字也只是代号而以···
牛老板今年快七十了,从他老父手中接过门店有四十来年,现如今牛老板的儿子也在店里帮手,作为二当家角色撑着门面···
牛肉店不大,可以摆十来张桌子,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营业到九点,除了第一批到达的,其他食客只能站在桌子边等位,食客来了除了抢桌子还要自己摆筷子酱料···
牛肉店每天不多不少供应一锅炖牛肉,外加三四十斤手拍牛肉丸,大概也就二百碗粿条左右,八点半后基本就没了,牛老板算准剩下的牛肉料,对排在后面的食客说:没了,不用等了。不少食客盯着锅底说:汤,汤,不要肉我喝汤就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延续了几十年至今···
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饥饿营销法苦心经营也是用心良苦···
简简单单的一碗牛肉粿条,之所以受新老“牛粉”的几十年不离不弃的追随,得益于牛老板的刻板和知足···
每天清晨四点,牛老板的门就被敲响了,牛屠的人将刚宰好的牛肉送过来,按照牛老板的要求,只送来排骨肉和肚边(牛腩)和腿肉,这时牛老板起床点火架锅,将排骨肉和肚边放进大炖锅,加入生姜蒜头八角桂皮川椒香叶罂粟壳(这里要穿插一个传说,由于牛老板的店生意几十年如一日,而且很多的回头客是长期固定的,所以江湖就有人传言,牛老板的炖汤配料里有加入罂粟壳,使人吃了上瘾,这个说法不知真假,但对牛肉店的营业额没有影响),加水大火烧开,撇沫改小火,然后将腿肉切碎,抡起二十斤重的牛肉锤用力拍打,一边看火候一边打肉丸直到七点上灶,机械的动作机械的拍打肉丸声,象极了当年矿山糖厂机械发出的声音···
作为一个资深食客,小西每次路经揭东,都免不了要到牛肉店排上一碗牛肉...
当然,也因为小西是吃着这个牛肉长大的···
小西的父亲就是矿山机修厂里的正式职工,在当时也是显赫风光的一员···
小的时候,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小西就带着铝锅(那时还没有一次性的塑料袋),出了厂门直蹦牛肉店:“老板,来两块钱的牛腩加一块钱肉丸!”
牛老板熟练的切肉,并抓了一把肉丸放进锅里,放芹菜粒和蒜头油,舀汤冲入锅里,熟练而不造作,就像一个工匠完成了一件心仪的作品,象极庖丁···
就这样过了几十年,小西心里一直有个疑惑,是怎样的一种动力和信仰支撑着一个人几十年坚持做同样一件事而没有疲劳感?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是偶然中的必然,说简单就是机缘巧合吧。
这天,小西八点来到了牛肉店。根据小西的经验总结,七点半的牛肉汤太清,而且牛腩口感偏硬,八点半的牛腩烂了,但浓汤少了必须加水。最好就是八点排队,差不多等十五分钟,在肉烂汤浓未加水的时候轮到,这时候的炖牛肉就是最佳的,再配上二三粒手打牛肉丸,真是美不胜收,小西都是这个点来吃。
按照平时,小西吃完牛肉,就心满意足的打着饱嗝回味着走出牛肉店。今天刚好没事,小西准备尝试探究心里几十年来的疑惑···
九点时分,在牛老板的一声声“没了没了”叫声下,排队的人少了,店里吃完牛肉的食客咬着牙签也陆续走了···
牛老板的儿子和几个小二忙着收拾洗刷碗筷和桌子,大概也就用半小时能搞定。牛老板将钱柜的钱扔给儿子(这家店是我国少数不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店之一),然后照常搬只藤椅做在店门口晒太阳,如果是夏天则手里多了把葵扇,神情呆纳的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象是在等候着什么···
这时小西也搬个塑料椅子靠了过去,小西是常客,牛老板认识小西,他认识矿山机修厂的每一个食客,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存活至今并做得风生水起,也是靠糖厂和矿山这些正式职工们的帮衬···
牛老板抬起耷拉的眼皮嘴角稍微一动:弟啊,坐!然后就象木鸡一样一动不动,全然不象刚才庖丁式切肉舀汤的那个工匠···
小西套近乎的探探口气:叔啊,你知道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吃牛肉的吗?
牛老板干脆闭上了眼睛: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我胸无大志,管好我的一锅牛肉,方丈之间见天地,也是因为···
看到牛老板欲言又止,小西抓住话柄问:因为什么?
牛老板脸色闪过一丝亮光,却不再开口,又沉浸在自己不为人知的思维世界里···
小西觉得不能操之过急,决定先缓一缓气氛:哎,叔啊看你黑着脸,我就讲个故事黑脸包拯的故事你听吧···
“宋朝时候,为了保护农业生产,曾颁布了法令,严厉禁止私宰耕牛。包拯在天长县做县令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农民到县衙门来告状,说有人把他的耕牛舌头割掉了。
包公问他:“你来告状,有人知道吗?”农民回答说没有人知道。包公又问:“你的耕牛舌头被人割掉了,邻居们知道吗?”农民回答说:“邻居们都还不知道。”
包公对告状的农民说:“你不要担心,割牛舌头的人不久就会落网。你回去以后一定要秘而不宣,悄悄地把牛杀死,把肉卖出去。”农民回去以后趁夜杀了耕牛,天不亮就把肉拉到很远的地方去卖了。
隔了两天,有个人来到县衙门来控告那个私宰耕牛的农民,说他违反法令,清官府严加惩治。包公见割牛舌头的人自投罗网,心中暗自高兴,脸上却不动声色地听他说完。
待这人说完正想离开时,包公说:“且慢!既然来了,就把话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割牛的舌头?”那人一听,目瞪口呆,只好如实供出做案的动机和经过。
原来,这个人与牛的主人素来不睦,曾因琐事而发生争吵,故而怀恨在心,便偷偷把他家的牛舌头割了下来,以为这样一来,耕牛便不能吃草,牛的主人只好把牛杀死,而他便可以以违反法律来控告牛的主人了,殊不知却败在包公手下。
其实呢,包拯既不是福尔摩斯,也不是断案奇才,历史上记载他一辈子只断了这宗“牛舌案”,因他爱民如子,敢于弹劾朝廷权贵,为民请命,老百姓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硬是口口相传,给他颁了一个“包青天”的头衔。
再后来,农业高速发展,农用工具也更新换代,耕牛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耕牛也慢慢演变成了肉牛···”
小西边讲边观察牛老板的神情,牛老板虽面无表情,但还是能看出他内心的涟漪,小西接着说:“其实从老黑包拯的故事也说明一个现象,眼见不一定是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是吧叔?”
这时牛老板屁股往小西身边挪一挪:弟啊,你不就是想探探啊叔的故事吗?啊叔一生平平淡淡,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如果非要说就说说一个人吧···
“一个人?”我顿时觉得有故事···
牛老板这时眼带神采,一下子好像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那时候糖厂矿山如日中天,厂里有大会堂,有乒乓球室,羽毛球场,有宿舍,有公家食堂,有篮球队,有文体团,有武术队,有图书馆···统一天蓝色整齐的厂服同样羡煞许多旁人。
牛老板刚出了花园(潮汕地区小孩到了十五岁操办的成人礼),辍学后就在牛肉店里帮手,从小到大听着“嘎吱嘎吱”的机械声长大的牛老板,他经常爬墙溜进厂里(厂有设置保卫科,没正当事由不能进),看着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对这种生活很向往,励志要当一名工人。
恰逢矿山机修厂要招一批工人,条件是要读二年的技工学校。那时候的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不完善,读技校更是要一笔钱,一般农村家庭是承受不起的,牛老板刚跟他父亲说要去读技校,他父亲一个巴掌刮了下来:读什么读?你是工人那块料吗?好好的打牛肉丸炖好牛肉,养家糊口才是出路···
牛老板憋屈的拿起打牛肉丸的铁锤(潮汕牛肉丸的弹口和酥脆口感,是依靠重达二十斤的铁制棒长时间击打而成)重重的砸到牛肉块,所有的悲伤和愤怒发泄在牛肉上···
“哇!难怪你家的牛肉丸这么好吃”
听到声音牛老板抬头一看,一个少女站在店门口赞叹着···
牛老板知道是厂里的工人,标志式的天蓝裤子,但却配上惹火的红色上衣,显得耀眼和脱俗。可能是天气太热,少女将工作帽随手摘下,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如同月光倾泻而下,牛老板一下子看呆了,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你这样用力捶打,很有节奏,象极我们厂里的机械声。”红衣少女咯咯笑着对牛老板说。
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夸奖,而且被一个美若天仙的工人姐姐夸奖,牛老板顿时斗志昂扬,心里象跑进了几只小鹿在扑腾,挥舞着手臂更加用力的捶打牛肉丸···
因为这几句夸奖,变成了鼓励他人生的座右铭,牛老板将做工人的野心收了回来,决定好好的炖牛肉和锤打牛肉丸,一起一落有节奏的捶打,专注的制造厂里机械发出的声音···
“后来呢?”小西心里纳闷,不会就这么简单吧,忍不住插了一句···
牛老板落寞的说:“没有后来,那个年代是没有后来的年代”
但牛老板的内心,从此住进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少女,她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深深得刻在牛老板的心里并时刻回荡···
可是这也太简单了吧···
对的,那时候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人很简单···
后来,店里的客人觉得牛老板的牛肉丸越来越好吃,老老板干脆把店里的生意全交给了牛老板···
“若能见到要好好感谢她”牛老板盯着街上人来人往喃喃的说···
小西明白了,每个人的成长模式不尽相同,但对美好的向往是一致的,少年的梦可以是海阔天空山高水远,而促成梦想的实现或许是一个不相干的人的一句不相干的话,然而梦想是什么?能到达的彼岸就不遥远,随手拈来的梦想就不期待,伟大的人类在一个个自我设定的目标中前进和发展,超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峰,也总有一些草根阶层,踹着淳朴而卑微的情怀,支撑着一路走了下来···
改革开发后国企纷纷倒闭,红极一时的糖厂倒闭了,矿山机械厂倒闭了,厂区高高的围墙破烂了没再修补,厂地被政府征收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曾经的辉煌变成了历史,昔日的“嘎吱嘎吱”机械声没了···
牛老板的儿子曾经买来全自动肉丸机,被牛老板扔在角落一直没用。在凌晨四点的牛肉店,仍然依稀传来手打牛肉丸发出的“嘎吱嘎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