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咨询,没有类似行为主义那样标准的操作过程。它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这一理论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即真实的、真诚的、团结的、正直而诚实的、没有保守的偏见。让求助者感受到一种和谐、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氛围,是治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一种治疗关系中,求助者无限的潜能便可迸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峰,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自我及自我概念的理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非常重要。卡尔论述一个人看待他自己的方式是预测将发生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伴随现实的自我概念,还有一种对外界现实和该个体认为她所处环境的真实的感知。这个自我是个体经验的某些方面的自然衍生物,新生的婴儿其内在体验是一个相对无差别的、构成其现实感觉及领悟的总和,随着实现倾向把婴儿推向感知潜能的维持发展时,与其他重要人物如父母的交互作用的出现,这时某些感觉和领悟变得可以区分了,婴儿的部分生理体验变成了自我或自我概念。
罗杰斯说,心理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有竞争力的个体身上已存在的能力的释放。如果咨询的过程满足三个条件,即和谐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积极关注,咨询师对求助者共情的理解,那么,求助者身上这种已存在的能力就有可能释放出来。
因而,采取人本理论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汇总要始终保持真诚和一致,敏锐地与求助者联系在一起,时刻关注求助者内心的体验,创造一种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气氛。当然,这样的气氛并不是靠单纯地说它们存在而传达给求助者的,作为咨询技巧,咨询师只能通过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接纳从而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传递这种信息,同时把握求助者的情感体验,建立起和谐的咨询关系。咨询师真诚的接受、共情与陪伴,让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清晰化,发现自己失去的体验,并逐渐把这种体验融入自我概念中变成一个更加完整和一致的人。所以,这种人本主义心理学咨询关系存在的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在这样的气氛中,求助者可以宣泄他们对表达自己的恐惧并且与真实的内在自我取得不断密切的联系,而求助者越能深切地感觉到这些分为,他获得的就越多,从而促使求助者不断地向内审视自我,激发自我实现的潜能,相信自我存在价值、接纳自我的弱点,不知不觉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