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起,看到了今天的课程预告,今晚将由李文华老师为我们讲解诵读的力量。于是我按照以往的习惯下午在朋友圈和班级群里分享了今晚的课程,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我的学生都能珍惜学习的机会,我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看到课程预告后,我回想起自己从小到大读过的书,真的感受到了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那些从小陪伴我们的书籍真的对自己影响很大,读书、思考的过程中真的是受益匪浅。
小的时候我是个很内向的人,不爱表达,喜欢结交朋友却胆小没有勇气,于是书籍就成了我最好的伙伴。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着许多的书籍陪伴着我,它们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的童年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格林童话》给我带来一个奇幻莫测的世界,《寓言故事》给我带来无数的人生启示,《伊索寓言》让我明白了人生道理,《三毛流浪记》让我明白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无忧无虑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要善待身边的人;《哪吒传奇》让我明白了人生需要勇气;《水浒传》给我带来的英雄豪迈;《西游记》让我看到了师徒四人历尽艰辛,西天取得真经的坚韧毅力,……。这些书籍让我陶醉,让我变的不再胆小,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奉献。我也在不知不觉被书籍影响的过程中爱上了读书。直到现在,我依然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了解书中每个人的心理世界,喜欢其中的人生哲学。
外面的天气非常炎热,偶尔看到几朵云彩在房顶略过,看着窗外的景色,让我想起了一本许久没有碰过的书《平凡的世界》。我走到书桌前,把它拿了出来,触摸着封面,虽然有一些灰尘,但看起来依然是崭新的。这套书是我读的第一部小说,记得第一次读是在13岁时,那时候太小,根本读不懂。后来上大学后我又读了一遍,才真切的感受到了路遥的魅力所在。每一部伟大的创作都是作者在背后付出了无数的努力的果实,真正读懂《平凡的世界》后,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真正影响了我。
翻开第一页,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了上来。
《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经典名言。
比如:
1.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2.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3.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4. 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
5.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6.权威是用力量和智慧竖立起来的!
7.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
8. 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
9. 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10. 人生是不可预测的,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象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所以我们既不能浑浑噩噩的度过,也不能杞人忧天。
11.活着,就要时刻准备承受磨难;活着,也要时时刻刻感受生活的美好。
12. 生活中有那么一种人,你藐视甚至侮辱他,他不仅视为正常,还对你挺佩服;你要是在人格上对他平等相待,他反而小看你!
13.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
14. 生活永远是美好的,而人的痛苦却时时发生。
15.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16.男子汉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妆和表演就能显现出来的!
17.你能痛苦,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
18.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19.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他绝不会是我完全屈服。
书中类似这样激励人心的句子太多了,每一个人物都是充满血肉的灵魂,读书,我们读的就是书里的魂。
正因为我们读书,才会明理;正因为我们读书,才会在面对大事大非时也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正因为我们读书,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才不会退缩,而是坚定的永往直前。
我们读书明理后才真正看懂了生活,才懂得生活中需要每个人的谦让,只有互相理解,宽容,才可以让生活少一份冲突,多一份和谐。
人生,是应该享受的,但我们享受的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学问。如果我们享受的是自己努力后获得的果实,那是喜悦的;如果我们不劳而获,享受的是他人努力的果实,那就是空洞的,不道德的。 所以人生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让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去感悟的,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充实,生命的意义。
记得一位诗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泛读各类书籍才能获得更多知识”。所以诵读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拥有灵魂,诵读可以增加我们实现理想的信念,诵读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自信。
如今,各种专业书籍和异彩纷呈的课外书都伴随着我们度过充实忙碌的每一天。
18:50我准时打开了cctalk,见到了温柔、美丽的李文华教授。
今晚听了李文华教授的《诵读的魅力》,让我对诵读的感悟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让我明白了朗读过程中的情绪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诵读要有热情,这种热情是需要看作品本身内涵,进而去表达不同情感的。
一百多分钟的时间里,李教授一直就这样站着,从头到尾,激情不减。即使她对网络授课并不熟悉,在她面前只有一台电脑,但是她始终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教导着我们。面对这样一位有实力、有爱心、有感染力的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拥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们怎能不珍惜?怎能不感动?所以我们听的都很投入,很认真。
听了李教授的讲座更坚定了我坚持阅读的信心。
李教授刚一出场,我就被她的气度,和蔼又美丽的面容吸引住了。
李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份经典诵读训练手册,并且现场演绎了好多份不同的朗诵材料,每一个都精雕细琢,都是声情并茂,整个过程李教授用她最真挚的情感全身心投入,这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即使这样认真,互动气氛这样活跃,李教授还在一次次遗憾,为没有能面对面地跟老师们交流而感到遗憾。这是李教授精益求精的表现,其实李教授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了,我们真的很感激她,也会用心练习的。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教学中也经常面临孩子不敢或不愿在课堂上勇敢地把自己的声音大声说出来的问题。如果今后能够在班里经常进行诵读练习,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改善的。所以我打算从下学期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一段简短的话,哪怕只是几句,几分钟,一定会有效果的。
李教授今晚对大家说:“朗诵是艺术,需要不断的琢磨”李教授用8位互加小伙伴的声音范例做对比,用李教授为大家提供的评分标准来对这八个案例进行逐一评判和对比,让我们去感受什么是字正腔圆,什么是声情并茂,什么是充满感染力、有热情的声音。通过对比我们跟着李教授的脚步也能发现其中的不同,发现每个范例的优缺点,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平时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朗诵中有的作品需要铿锵有力,有的作品需要优雅从容,这些我以后都会多加练习。感谢李教授的示范。
李教授说朗读和朗诵是有区别的,大部分教师只是处在朗读的阶段,可以做到字正腔圆,也可以做到节奏得当,但并不一定随时都能做到情绪饱满。
李教授说20岁的人并不一定有20岁的生命状态,80岁的人也可以有20岁的生活状态。是啊,充满激情的人生,永远都会活力四射,一个人美丽动听的声音永远不会被时间淹没,所以我们应该活出热情,让每一天都充满力量。
我们在李教授的带动下,每句话、每个词都练了很多遍,真的能感觉到自己读的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进步。
李教授在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指出了八位示范声音中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声音不能吊起来读,这样给人的感觉不够走心,感情不真挚,俗称的很假,别人听着也不会舒服。所以在读的过程中声音一定要真实。声音是真的,读书的情感也就是真的了,找对感觉,平时多训练自己的肺活量,肺活量充足,才不会导致气力不够,才会在该铿锵有力时读出应有的感觉。
平时我们要多加练习,练的多了,等到感悟到要朗诵内容的内涵,就会让自己在朗诵中得心应手,才会从开始朗诵到朗诵结束让自己的情绪都在作品需要的状态中。
如果我们自己本身音质好,声音充满了吸引力那是先天的优越条件。但如果我们没有先天动听的声音,那么就努力让我们的声音使别人听起来起码要舒服,然后经过后期的训练,让自己的朗诵具有号召力,在热情中要有饱满度。
八位老师的示范案例展示后,又有五位老师和一位小朋友和李教授上麦互动,真的很羡慕大家能有这个机会,五位老师和小朋友的表现都非常棒。
吴贵芳老师在去北京学习的路上与李教授进行了互动,虽然中间因为信号不好偶尔有点卡,但整个过程非常让我们感动。一个认真的倾听,一个用心的学习。完全没有被空间的距离和信号的关系所影响。吴老师和李教授的对话真的让我们很有感触。这个互动过程让我明白了朗诵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吴老师敢表现,声音干净,特别开朗,她的性格本身就有号召力,敢说就很成功,吴老师您真棒!
第二位和李教授上麦互动的是李彦玲老师。李老师声音里有热情。朗诵是一种艺术,本身李老师读的就非常棒,经过李教授指点,李老师读的更好了。李教授对每位教师逐句指导的过程真的很让人感动。李教授说:“朗诵要变,节奏就要变,情绪也要变。”多经典又多真实的领悟啊!
第三位上麦的是蒲文华老师,蒲老师的朗读很有感染力,和李教授的互动也是非常愉快的,已经站了快一小时的李教授,我们真的心疼李教授的身体,也真的被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之后安妮老师播放了高化平老师的音频,高老师的声音很清晰,很有感染力,但李教授能听出来我们听不出来的问题。比如他的声音声调没有太多变化,李教授强调无论阅读哪个作品,都要有思考,去感悟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
李教授对每位教师指导的都好细致。
去北京学习的小伙伴们过几天会有幸得到李教授面对面的指导,真替大家高兴,你们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相信你们的北京之旅一定会让大家变的更加优秀。更能用你们的优秀带着我们一起进步。
第四位上麦的老师是我们的雷书红雷姐姐,她美丽温柔,能力卓越,努力勇敢,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雷书红老师是数学老师,我一直以为雷老师是语文老师。雷姐姐真的太棒了,雷老师的声音特别好听,但因为刚上麦,还不能够完全投入到所读作品中。雷老师的声音充满了魅力。在与李教授反复练习、酝酿感情的过程中,雷老师在朗诵中越来越投入,越来越有感染力。
李教授说朗诵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性。所以在今后的练习中我会向雷姐姐学习,用最真挚的感情很快投入到要朗读的作品中。
第五位与李教授上麦互动的是甘肃的,非常可爱的董欣煜小朋友,董欣煜非常有礼貌,非常聪明,跟着李教授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表现的越来越棒。董欣煜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儿歌,李教授告诉大家儿歌与诗是不一样的,在我们朗诵的过程中要区分题材,再根据作品内容再决定用什么风格去朗诵。诗要有抑扬顿挫,儿歌要有轻快的节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风格,每句话都有它的灵魂,我们要学会融会贯通。
最后上麦与李教授互动的是王老师,王老师非常认真的和李教授沟通学习,我也跟着她一起练习,一起成长。
李教授耐心的辅导,及时的鼓励给了每位教师练习和敢于张嘴的信心。李教授说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说不好就不去张嘴,要有信心,这样通过不断练习你才能说的越来越好。
从声调到字词句的发音,从节奏快慢的掌握到情感的注入,李教授一一为我们做了耐心细致的讲解,逐字逐句的为我们指导,让我们领会到字里行间的韵味,使我们的朗诵获得了非常好的提升。
李教授在给我们做的每个示范的时候,都能从她的声音、神态、充满力量的动作中感受作品的魅力。朗诵我们还差很多,但只要练一定能进步,一定能感染身边的每个学生。
这个假期我要好好练习,然后在开学后训练学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李教授说生活中的热情要体现到作品中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研究琢磨,而我们老师普遍的问题是说话时声音总不自觉的往下走,应有的热情并没有完全投入进去,这其中练习中需要的技巧就是调节气息和节奏。平时在练习气息时要把嘴巴张到最大,然后去练习。
在朗读中有的时候需要重读,有的时候需要轻读,李教授都分别举例子为我们做示范,告诉我们各种读法和其中的窍门。
还有在朗读中,有标点符号的句子不一定要停顿,而没标点符号的反而有的需要停顿。比如读古诗时如《静夜思》里面每句没有符号的句子中间都需要停顿。李教授为我们朗诵的《静夜思》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才是真正的读诗。
李教授说读书时要注意语音的轻重,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句子的停连。要做到声断意不断。如果《静夜思》这首诗去匀速读,那就无法让听者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作品的味道就读不出来了。理解是表达的前提,结合自己的经历对作品进行深度理解,理解的越多,在朗诵过程中表达的就会越充分。
课后,安妮老师布置了小打卡的比赛,真的太激动人心了,任务内容是上传自己朗诵的作品,三天之内完成,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去练习。如果入选,还能有机会得到李教授的指点,太开心了。
在这个暑假,我要按照李教授教给我们的方法,不断练习,不断进步,不断改正。
什么是年轻?它与年龄无关,年轻是不被时光打败,不被年龄左右的勇气,是一种心态,一种精气神。
李教授强调:我们所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意义的!
是啊,正如《雨果名言》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打开心胸;《少年中国说》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立志做一个有为的中国少年;《时光老人的礼物》是为了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珍惜时光;《治学三境界》让孩子们知道了成大事者,做大学问者必经之三境界;《蜀道难》是为了告诉孩子们面对再大的困难都不要退缩,要迎难而上;《春江花月夜》是为了让孩子们领会大自然的魅力,《中华颂》让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积极发扬诵读的力量,让孩子们从量变到质变,练出体力、练出最美声音、练出胆量、练出毅力,练出智慧,练出精气神,练出自信。
与互加所有小伙伴们共同进步,一起诵读。大家,加油哦!
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