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有四个目的和作用:激励、说服、告知和娱乐。做一次演讲是将你个人的经验、阅历和感受等原始素材,通过思考加工成一件你的思想作品,让听众理解、接受、传播或行动。
记得龙兄老师分享过一个公式:紧张=期望/准备,准备越充分就不紧张。可以说一切糟糕的演讲都是因为准备不充分。
那么,如何准备演讲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说说。
一、明确角色,确定主题
做演讲首先要明确有两个角色:一是你是谁?为什么是你来做演讲?二是你的听众是谁?他们想听什么?
2016年7月2日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演讲嘉宾和听众包括了当今世界交互设计界大牛和从业者。百度用户体验部总监刘超发表演讲,不停打广告、行业常识来回讲、低俗段子当幽默、作为一个设计师做的演讲PPT简直辣眼睛,现场观众开始大喊“你太low了,下去吧”,导致演讲被迫中断几分钟。7月5日,百度因此事解雇了刘总监。
这位刘总监就是没有很好的明确角色,他自己是百度的设计高管,观众对他的期望很高,想听的是他的产品设计经验、未来的趋势以及个人的思考等等,但是这些都没有听到。所以准备演讲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角色以确定演讲的主题,你要说明什么观点,阐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带给听众什么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与听众的“连接点”,与听众建立信任关系,达到演讲的目的。
二、收集素材,丰富内容
每位学过演讲的人都知道,我们演讲要多讲故事多讲例子,这就需要我们积累演讲素材。素材是演讲时用的事实依据,没有例子,没有故事,主题虽然准确,演讲也会显得空洞,说服力不强,感染力不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正确解决了素材的问题,才谈得上技巧的问题。”
跟大家分享积累素材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大量的素材积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我们平时应该养成随时收集素材的习惯。在看书、看电视、上网的时候,对于典故铁事、史料传说、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感觉不错就可以随时记录;在与人的交流,有趣的经历,灵光一闪的感悟,也要及时记下来。否则,时过境迁,这份灵感可能会无影无踪。另外,通过网络去查阅需要的素材,详细了解素材的相关背景,适当的补充,这样素材就会比较完整。然后再整理这些素材整理,考虑它能说明哪些问题和观点,分别写上标题分类,方便用时查找。
素材越多,我们就越容易从这些金矿中选出含金量高的金子。因此,素材的积累要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第二个原则是:孩子是自己的好
我们演讲时最吸引的是自己的故事或自己身边的故事。卡耐基说:最好花10年来准备演讲!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过程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我们的工作领域、亲身经历、经验观点等等是最好的演讲素材。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素材我们最熟悉、感受最深刻、最有资格讲。
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和损失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的。这是乔布斯非常著名的一篇演讲,主体部分就是自己的亲身的故事。
那么,如何搜集自己的人生故事呢?建议从以下3各方面来挖掘自己的故事:
1、童年以及成长经历的故事
凡是与家庭、童年、学生等场景相关的话题通常都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因为每个人几乎都有类似的经历。TED著名演讲人史蒂文森开头就讲述他和外婆的故事,每个人都会回想自己与外婆的场景,很容易抓住听众注意力。
2、工作领域或兴趣爱好
每个人的工作或爱好都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的领域,最有发言权。比如说你是军人、医生或者爱好心理学、收藏等等,把这些经历或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表达出来,会让听众学到新的知识,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不寻常的经历
比如说创业、奋斗的经历,克服挫折和困难,到沙漠旅行,做义工支教,出国见闻,美好回忆等特殊经历是非常好的素材。谈到这些经历时,经历者都会如数家珍,兴致盎然,因为这是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最有感触的事。自己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演讲素材。
第三个原则:真实具体、打动人心、生动形象。
1、真实具体
事例的要真实可靠,可以做稍微改编,但不能胡编乱造。事例要细节具体,要做到讲故事五要素(时间、地点、任务、冲突和结局)和画面五觉。
2、打动人心
人总被爱的力量打动,展现人类爱的主题总会让人感动。收集的素材我们自己一定要非常认同,有感而发,动人者,先动心。
3、生动形象
做到以上两点的素材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要创造良好的效果,就要注意生动性,即做到“新”、 “奇”、 “趣”。
新——人们都喜欢新鲜事物,与众不同。尽量收集新颖的素材。如果是老素材,尽量要说出心意,即“语陈意新”。
奇——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喜欢特别的事。有人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就是奇起到的夺人耳目的效果。
趣——人们都喜欢轻松快乐的事情,演讲素材要做要幽默但又蕴含与主题相关的道理。
当然,也要记住任何故事都要支撑你讲的主题,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有了真实、感人、生动的素材,再通过表情、肢体语言、表演等戏剧化的手法创造视觉效果,就会让事例的魅力和特点充分展现。只要讲我们自己印象深、感动多的故事,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要表达的内容上,真情实感就会自然流露,手势、表情都是情绪的自然表现,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就会有最完美的表现。
三、理出思路、确定结构
确定主题,收集材料后,就要进入“如何讲”的阶段,就是要设计演讲,对演讲内容谋篇布局,选择合适的结构来讲。分享观点用的比较多就是金包骨结构,金句-包装-骨架。金句是主题,不同时候反复提及2~3次,才能让听众记住;用故事包装主题和观点,没有人愿意听道理,但没有人不愿意听故事,故事就是我们收集整理的材料;骨架就是演讲的结构。结构就是根据内容选定前面分享的诸多结构选择合适的一种,但总体还是总分总结构,鸡头猪肚和豹尾,也就是开头要简练精巧,吸引注意力,中间要充实有分量,结尾要简洁有力。
另外,我们演讲时一定要写逐字稿,写完以后要改稿,磨稿,但要做到备稿而不是背稿。但是真正演讲的时候不能有背稿的痕迹,而是围绕主题和结合提纲来讲。背稿子或读稿子会限制表达感受,同时还会限定思路,不会做创造性临场思考。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说:创作来源于即兴。即兴的思考和展现可能有创意的表现。演讲是口头语表达,而不是书面语。口头语比较自然、柔软、朗朗上口,文字比较简单接地气。对于较长的演讲,列一个提纲,写出各部分标题,每个标题下写出内容和举例的关键词。3-5分钟较短的演讲在脑子里理个思路就可以了。
四、模拟预讲、加强演练
演讲主题、材料和结构都准备好,稿子也准备好了,就到了演讲准备的关键环节——演练。就像一场演出一样,在正式演出前是需要反复排练的。
演练的目的是把我们从讲话的内容转移到和听众的互动上去,这也是演练和练习的最大区别。我们在家里或办公室看ppt,背演讲内容,或对着镜子演讲这都是练习,就像戏剧演出没有穿戏服出场一样,没有入戏的感觉。正确的预演方式是:对着人讲,模仿真实的演讲环境。找一两个或多个熟人作为预讲对象,不一定要非常正规,就像谈话一样,最主要观察他们的反应和他们会问什么问题和反馈意见,这会帮助我们发现忽略的细节、材料的争论或者遗漏的观点等等,也是对正式演讲很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比尔盖茨在母校哈佛大学的正式演讲之前两周,开始在自己办公室的小讲台上反复演练。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演讲,一次又一次的细心揣摩,使他不仅把自己要讲的主题和材料烂熟于心,对演讲的演示、语气、手势,甚至停顿都非常熟悉。据说,演讲前一天,在去波士顿的私人飞机上,他还在给自己的妻子大声朗读。
记住对于非常正式的演讲,不经过几次全程的预演,就不应该出现在听众面前。
有人就会说找不到听众,怎么演练?
那就自己用手机录视频,不要用前置摄像头,要找个支架用后置摄像头,锻炼自己面对镜头的感觉。一遍完整录完后再回看。看什么呢?看你的语言流畅度,有没有口头禅,看肢体语言是否自然,有没有小动作等,看有没有感染力,自己看了是不是觉得受启发有感触等。自己感觉不太好的地方就专门来改,再重新录,录个3-5遍,你的整个演讲的感觉就比较好了。预演的时间也最好是你要正式演讲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让身体调整好状态。
有可能刚开始你觉得看视频中的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很不习惯,觉得世界上最难听的声音,录着录着你就会爱上自己的声音,喜欢自己的视频。同时你还可以在小视频平台(抖音、火山、美拍等)发布自己的作品哦,让自己的演讲影响更多人。
五、身体准备,熟悉场地
适量饮食、充分休息:身体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前提,也是演讲的物质基础。如果要让你的热情发挥到最大限度,至少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如果饭后一小时有演讲,建议饭量只吃平时的三分之一。吃的太多影响气息的发挥,也会让大脑昏昏欲睡。另外,休息好才能保障体力、脑力和精力。一个疲倦的演讲者很难表现出活力,达不到好的状态。
衣着整洁、重视小节:当我们着装整齐漂亮时,便会觉得自己多了一种力量,使人更加自信和自尊。人们早就发现,打扮着装会对人产生潜在的心理影响,着装越得体,越有自信,也越容易成功。所以,我们出现在台上的时候,重视自己的着装和形象。
提前到场,熟悉场地:一般提前30—60分钟提前熟悉场地,了解会场环境,我们的内心才有安全感,才能从从容容的讲。
总结一下,我们分享了准备演讲的5个步骤:一、明确角色,确定主题;二、选择材料,丰富内容;三、理出思路,确定结构;四、模拟预讲、加强演练;五、身体准备,熟悉场地。
一次演讲就像一次旅行,一次开心舒服的旅行必须有充分周全的谋划,路线、景点、酒店等等都要提前准备。希望大家能够用准备演讲的方法每一次能在舞台上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