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幸福是那么的圆满,可圆满的幸福总是那么的短暂,短暂得几乎是弹指间匆匆而过。刹那间,便已暗转了芳华。纳兰容若与卢氏,少年夫妻,恩爱缠绵,但幸福的日子却只不过短短三年。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上阕)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短短三年的幸福,如今随着她的离去而散成了风中的飘絮,就像那一片片西风中的落叶,带着秋天瑟瑟的寒意,缓缓飘去。
纳兰词的魅力所在,除了他的词清丽凄婉之外,便是他把对亡妻的无尽相思都化成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词,在词中怀念着自己心爱的妻子,如泣如诉。十年如一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亡妻。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釭,忆生来胆小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
在这首《青衫湿遍》词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面容愁惨的纳兰容若,独自望着空荡荡的书房发呆。半月前,妻子还在安静地陪着自己看书。如今,书依旧,烛依旧,房依旧,人却不见了影踪。只有窗外凄凄冷冷的梨花影子,说不出的凄凉。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卢氏亡故的那一年重阳节前夕,纳兰容若终于在梦中见到了自己心爱的妻子,“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记。”
千言万语,说了些什么,后来回想起来,竟是一句都不记得了。眼中只有妻子含泪的双眼,还有依依不舍的悲伤表情。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那是临别之际,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是那么舍不得你,如果能变成天上的月亮,那定会每一年都陪伴着你,月长圆。
因为思念妻子,容若还为亡妻画了一幅画像,并在一旁题上了《南乡子》——泪调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不思不成。画像描绘出了亡妻的笑貌,可其中的伤心无奈,又如何才能画出来呢?
北京西北郊外的皂甲屯,是纳兰氏的祖坟所在。据传,卢氏当时的灵柩并未马上葬入祖坟,而是被纳兰容若停在了北京郊外的双林禅院。在双林禅院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容若一边看佛经,一边陪伴着妻子的灵柩。一年之后,卢氏的灵柩才下葬。多么感人至深的伉俪情深啊!
其实在纳兰容若的词集中,悼亡词的数量甚是可观,而且时间跨度很大。从康熙十六年卢氏亡故,到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容若病逝,一共八年的时间,他的悼亡词洋洋洒洒有五十多首,每一首都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丧妻的疼痛,成为纳兰心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直到他逝世。
容若一世风流,一生至情,也同样有着不输给任何人的热血与豪迈。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骑射,学习武艺。只是他的词名远远盖过了武艺上的成就,所以世人只记得他只会文不懂试的感觉。
其实,八旗子弟的纳兰容若,在二十出头就晋身为御前待卫了,因此他有很多次机会跟着康熙皇帝北上南巡。
我们所熟知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就是纳兰在跟随康熙北巡途中写下的,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行军途中士兵在荒原之上宿营的雄壮画面。
有史记载,康熙二十一年,纳兰容若曾和都统彭春、萨布素等一百八十人,以“狩猎”的名义,沿着黑龙江一路往北,最后到达雅克萨,摸清了雅克萨的水陆通道。
三年之后,清军与沙俄进行了史称“雅克萨之战”的反击战,清军取得胜利。朝廷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在上阵杀敌建功时,这个男人同样不输任何一个人。
只可惜,纳兰一生为情郁结。“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这是纳兰容若的诗句,像是为自己短暂一生写下的总结,如此忧伤,如此寂寞!
“不是人间富贵花”这短短的七个字,写尽了纳兰容若短暂的一生。他有着清高的人格,追求着平等与理想,这在他与朋友的交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内心的孤独与伤感,终究不被外人所理解,只能化为笔下清丽的词句。
我们为这位天才的词人而叹息,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