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自己的内在,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那个兔子洞探险一样,下面的洞有多深,我们不知道。若那个洞是全黑的,你又敢走多远呢?
《遇见未知的自己》里女主角若菱,婚姻里,被自己的丈夫背叛,劈腿。紧接着同一天又被自己好朋友欺骗,踩自己上位。
够悲催的吧,搁谁谁也接受不了啊。于是女主角就奔溃了,哭的那个撕心裂肺啊。
只是哭过,她警惕why old is me?!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难道是我自找的?!难道我一直都在寻求被背叛和被欺骗的痛苦吗?!
然后她主动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深入地,像剥洋葱似的,一层一层剥开,看自己的诸多习性和模式是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的。
然后女主角就慢慢梳理出来了,这种求背叛和求欺骗的痛苦模式是从哪里来的。
小时候,若菱的母亲常常给她这样的感受,每次答应带她出去玩儿,十有八九落空,且次次都有不同的借口。
所以为人父母的要警惕啊,做不到的事儿,就别轻易许诺了,因为答应却做不到的杀伤力比既做不到也不答应的大太多,堪比原子弹啊。以及小孩子真的不好糊弄,都记着呢。
后来若菱的家庭破裂,母亲改嫁,又生了妹妹,然后若菱就感受到了自己,被彻彻底底地背叛了,遗弃了。
不得不说,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出童年。因为受伤,所以抗拒,甚至欺骗自己早已遗忘,然而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你假装你遗忘了,但其实它更深地潜伏在你的潜意识里,成为一种电脑程序,操作着你的人生。
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若菱向老人(书中的传道者,扫地僧,世外高人,真正的智者),寻求帮助。
老人告诉她,受苦有两种。
一种是无知的,无明的受苦,就是任随潜意识的操控而受苦,同时在抱怨、抗拒那份痛苦。这样的受苦是不能让你成长的。
好吧,这种受苦模式,很多。比如我们身边总有一种人,天生就负能量爆棚,凡事儿都能“抱怨”,以及还有人特别爱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形象不说,完了还把别人塑造成“施虐者”的形象,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求虐模式。具体可参见婚姻中的怨夫怨妇。
另一种受苦是有知觉的受苦,当你感觉到撕裂般的痛苦,好像要爆炸式的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你全然地去经历它。让这个压抑、隐藏多年的能量爆发出来,用不批评,不抗拒的态度,在全然的爱和接纳中去经历它。这样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茁壮成长的契机。
然后在老人的引导下,若菱慢慢放下了,不再抗拒已经发生的被背叛的事实。毕竟抗议已发生事实,徒劳无意义不说,你越抗拒,你就越压抑,你越压抑,就越是让这种负面情绪蓄积成暗黑力量,未来必定反噬你。
张德芬老师说,感恩和谦卑是最好的良药。唯有原谅,原谅别人,也原谅自己,完成跟这个世界的和解,才能让已经发生的事情,真正过去。你也才能从这种求背叛,求虐待的刚需中脱身出来。
恩,让我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及时止损很重要,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渣男贱女,最终都会变成无关紧要的人,不配分得你丝毫的注意力啊。了不起算是你一路成长,反思,变得更美好和更牛逼的道具啊。你犯得着跟一个道具来置气吗?!
有趣的是,当若菱试着臣服于已经发生的事实,放下并原谅丈夫的劈腿与朋友的插刀,从而让自己从这种模式中挣脱出来时,她看到了,对她表示好感,被她拒绝的优质男,搂着一个小萝莉,好不亲密。
女主角怒了,虽然她也觉得自己愤怒地毫无道理,毕竟是自己先拒绝别人,但她下意识地又有了被背叛的痛苦。
柴静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克服自己的弱点呢?卢安克说,真要那么容易,我们要那么漫长的人生干嘛。我们能做的是念起即觉,当某个念头或者情绪冒出来的时候,自己要有那个警觉与判断力。
在若菱正准备伤心的时候,她意识到了,她又不自觉地跳入了这种“求背叛”的自虐模式。于是这一次,她不去逃避,不去压抑,她就只是不带任何预设立场,任何成见地”允许“这种情绪的存在。恩,我就静静地观察这种情绪,产生,发酵,我不伤心,我也不受你的控制。
然后逐渐地,若菱能够以爱和理解去接纳这种情绪,于是,她终于将大脑的主动权从潜意识那里夺了回来,不让理智屈服于潜意识。不再上当,享受被背叛的人生模式,不再活生生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可悲的角色。
然后她抬头,发现天空是那么蓝,阳光是那么灿烂,她也有她的海阔天空。星辰大海嘛。
结果呢,那个优质男搂的是,人家十四岁的女儿。这狗血撒的,简直毫无违和感啊。无怪乎有人吐槽是鸡汤文了。恩,跑题地说,网上还真有这样的照片,你以为人家是情侣,其实人家是父女。
最后的最后,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人是有自主选择的自由。
举个栗子,一个家庭,父亲是一个渣男,他有三个孩子,在缺爱的家庭环境下长大。
长大后,老大说,我一定不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我要好好去爱去守护我的家庭。
老二说,这世界是没有爱与温暖的,家庭都是折磨人的,所以我还是不结婚了。
老三说,他没说啥,他以他父亲为榜样,同当渣男,同样创造了一个冷漠的家庭。
突然想起,李笑来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有人性的最后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