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之前对于白灵那点儿埋怨和责怪吧,因为我不愿相信她信仰的力量强大到,在灾难过后,没有一丁点儿时间去顾及家人的安危。现在算是明白了,她不愿回家报个平安的原因,恐怕有生怕家里人再一次束缚住她,不让她出门的担心。她所想不通的是,回家之后,为什么她向家人说自己在外面经历的事越多,成长越大,家里人越不愿让自己再出去闯荡,越觉得自己作为女孩子不应该经历那些事,觉得她说的那些“成长”不值得。
西安围城时她所经历的九死一生,父亲没有看到,这一次查斗梁县长的危险,父亲是看在了眼里,要不是同学的舍命相救,那么倒下的就是她自己!
父亲一路沉默,心想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她再出去了,让她再冒那种危险了。因为不管女儿怎么想,他对女儿的要求,只是希望女儿平平安安的,他不期望一个女娃家能有什么大出息,只要能平平安安地结婚生子,过上一般人的日子,在乱世中享受到天伦之乐,就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他听见女儿说自己在家里待不下去,家里太闷了,就劝说女儿,人活着不能光顾自己的轻松快活,对家里的担心和期许置之不理。女儿说她就是见到了太多的人死去,太多的人受苦,所以才要为更多的人去活,凭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改变社会。
从这里,你就看到两种世界观的碰撞了,白嘉轩的顾别人只是顾自己家里人,其次扩大到自己的族人,因为他经常遇事说的是,“其他的我管不着”!而女儿的顾别人,没有特定的对象,是顾天下,顾一切痛苦的受难的人,一个是小公。一个是大公,这些都是由一个人的视野和格局决定的。
然而白灵低估了封建思想的强大,以为凭着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冲冲父亲的“封建”脑瓜子,凭静下心来给父亲说明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获得父亲的理解,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些被传统的思想禁锢了的脑袋不会那么轻易就转变,这个世界上,最难改变的或许就是人的思想。
她和父亲的矛盾与兆鹏与秋月矛盾的性质是相同的,都是人生方向上的偏差。
母亲和祖母对自己所说的东西若听天书,她大喊向田小娥同志学习,干爸鹿三和大哥孝文都惊诧不已,认为她是抽疯了!
在她发现用这些都不能让家人放她走的时候,多亏了兆鹏救她出去,这是一种用暴力反击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