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严重恶化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
——源/ 百度百科
01
焦虑的产生
焦虑的产生是指向“未来”或者“过去”已发生无法预计将来影响的事情。人会对当下正在经历的事情产生焦虑吗?我觉得不会。
我们借用永澄大大的图来看一下,在挑战和能力以8种级别组合的时候出现的情绪都有什么,其中可以看到焦虑对应的是高挑战、低能力组合。这个对于【能力】也就是现在我的水平评价是“低”,对于即将应对的挑战评价为“高”,由此产生了焦虑,这不是对事实的焦虑,而是超出我的水平的那部分担忧而产生的焦虑。
我说【人专注于当下正在经历的事不会感到焦虑】是因为专注手上的此时念头是在当下,“念”这个字很奇妙,今心为念,一颗处在当下的心为一念。处在当下了,哪还有空担心其他的呢?我们的头脑时刻漂浮着各种念头,它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规划和担忧未来以及回到和懊悔过去,所以我觉得一颗处在当下的心就是解决“焦虑”之道。
02
如何缓解焦虑?
如何缓解焦虑?经过上面一段,我想把这个问题转换为“如何处在当下?”具体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亲身试用过,一个是刚学来的。
方法一: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讲究的是对于身、受、心、法的觉察,最基础阶段是对身的觉察,对当下呼吸和身体部位的感受与觉察,需要一段时间只关注呼、息以及身体的扫描,利用这样一段时间的专注可以训练我们的专注力,专注当下眼前正在做的事以及当下的心理感受。
我经过1000多分钟的练习后,比以前能更快的拉回自己的注意力到正在做的事,自己也平和了许多。冥想经证明还有其他好处:1.降低杏仁核的敏锐度(也就是情绪的敏感度)2.提高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该区域主要负责理性思维)。
方法二:两个提问
这招是在陈海贤老师的《发展心理学》那里学的,老师讲的我们的语言和思维可以分为两类:远的思维、近的思维。而语言又承载着思维。
当我们的语言在描述:我总是、我一直、我根本就是。。,这一类的话时,代表的都是远的思维,远的思维容易把我们的注意力带走,产生一些情绪,其中有焦虑。有两个提问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回到当下:1.你现在能够做什么?2.你愿意做吗?
利用这2个问题,把自己的关注焦点带回到当下,去行动,也让自己有了更多掌控感。接着就会有正循环的发生:行动—成功—成就感—更大的行动。
对于焦虑的应对方法,核心是“活在当下”,下次再碰到,不妨试一试。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