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李牧(?-前229年),又名李繓,嬴姓,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末期赵国著名将领。
李牧一生“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强)秦,南支韩、魏”,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杰出的将领之一,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军事实践和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对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别是边防思想作出了贡献。
一、消极防御
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对李牧单独记传,李牧与赵奢、赵括父子并入“廉颇蔺相如列传”,大概是司马迁认为李牧的咖位不足,但在《千字文》中“起翦颇牧”并列存在,这也成为了战国四大名将的由来与依据,更是因为苏洵《六国论》中“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让人产生无数的遐想和惋惜。
《史记》中,并未对李牧早年经历进行描写,李牧一出场,便已经是赵国防御匈奴的大将。李牧长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一带边境地区防御匈奴。李牧戍边时期的权利是很大的,可以说是高度自治,宛如军阀;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区内城市的租税都直接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人事权、财政权都给镇守一方的边疆武将,历朝历代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李牧上马抓练兵,让士兵们苦练骑射战术;下马抓后勤,每天都要杀几头牛羊,犒劳将士,补充热量。李牧下令,修缮增加烽火台,派精兵守卫值更;完善情报网,拉长情报链,派出大量的情报人员,潜入敌境,多方搜集信息,打探情报。
正当大家都以为能够在与匈奴的对抗中建功立业时,李牧却出台令人匪夷所思的规章,要求:“匈奴军队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这种“敌来我跑”的消极防御策略,
这样几年,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不敢出战,同样这样认为的是赵国守边的官兵,他们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为此常有议论,尽管李牧守边以后,赵国就没有过人员伤亡和牲畜损失,但这些风言风语,还是慢慢传到了赵孝成王耳边。赵王责备李牧,整天杀牛宰羊,靡费公帑,部队竟然这样无所作为,那养兵何用?但是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忍无可忍,把李牧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继任者当然知道李牧因何落职,自己又是如何拿到的军权,因此上任伊始,就积极采取行动,想证明大王提拔他没有提拔错,每逢匈奴入侵,他便整顿人马正面迎敌。然而交战过程,屡次失利,人员伤亡,牲畜损失都按下不说,关键是边境不安,百姓无法耕种放牧。仗只打一时,结束就结束;可农时一耽误,就是一整年,下年的粮食计无所出,更是巨大的隐患。
对比之下,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然而,李牧闭门不出,理由也没有新意,就说自己病了,大概战国时期,心理疾病也纳入医保了吧,称病也不能说完全是编的。赵王一再强使李牧复出,领兵戍边,面子给足了李牧。李牧也讲了自己的条件,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回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继续消极防御。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立功晋升。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
匈奴看到这种情景,先是派遣小股人马侵入,李牧佯败,并抛下数千民众留给敌人。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看到这种情况时,便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围匈奴军,痛击敌人,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人。接连又灭掉襜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在后来的10多年当中,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