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学第一天,新生宿舍509。
房间不大,明亮整洁,几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初次相识,正天南海北的闲聊,气氛兴奋而热烈。
突然,房门被推开,探出一张质朴而黝黑的脸庞,带着憨厚的微笑,先是朝每个人很认真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在七位室友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将一只超级大个的帆布袋死拉硬拽拖进门来。
这位姗姗来迟,却震撼出场的同学,后来成了我们509八兄弟中的老七,大家都亲切的喊他小七。
小七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条件是我们哥几个里面最不好的。
那只硕大无朋的帆布袋里,装着从家中带来的被褥、衣物、洗漱用具,还有一大堆书,林林总总。
但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旧。
旧被褥,旧衣服,旧鞋子,旧毛巾,旧书……
只是旧,但不破,也不脏,相反,还很干净,那些衣物,似乎还带着阳光晒过之后的那股温暖而熨帖的气息。
隔三差五,或是周末,兄弟几个都要出去吃喝玩乐一番,小七却连去食堂都舍不得吃好的。他总是不好意思跟着我们蹭吃蹭喝,所以每次大家出去聚会的时候,小七永远都是缺席的那一个。
有一次,大家好奇的猜测小七一个月的生活费有多少,在一堆“800”、“600”、“500”的声音中,小七不好意思的伸出三根手指,犹豫了一下,又收回去一根。
两三百块一个月,在当今的社会过的有多艰苦,想想都觉得害怕。
我曾经问他:你一个人老呆在校园里,不觉得闷吗?
他说,不闷,然后掏出自己用几百块钱咬牙买来的山寨手机,打开相册,给我们看他在校园里散步时拍下的盛开的樱花,美!
提着从家里带来的大水壶,在校园里瞎溜达,是小七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每当看到好风景,都会用他那像素低的没法看的手机,认真的拍下来,然后庄重的跟我们分享。
有一次,他坐火车从老家返校,火车站到学校足足20公里,他硬是走了回来。我们都以为他疯了,他却乐呵呵的和我们说,路上的风景和车水马龙的感觉特别不错,这些都是在老家看不到的。
大学四年,小七几乎逛遍了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哪里的樱花最美,哪里的小公园最漂亮……他都了若指掌,而我们,也许只是搞清楚了学校周围哪家饭馆的饭最好吃,哪家网吧的电脑配置最好……
小七说,我虽然穷,但可以穷开心。总不能人穷连快乐都不要了吧?
人的生活虽然苟且,但心灵却可以自由而高远。海德格尔在《人,诗意的栖居》里是这样解释的,所谓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所谓诗意就是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在苟且的生活中,只要找到乐趣的真味,诗和远方其实就在眼前,小七就是这样的人。
转眼到了毕业季,大家开始考虑前途。读研、留校、工作、出国,每个人都在进行着不同的选择。小七平时学习很用功,成绩也相当好,不管是选择留校还是找工作,都有很大优势。
然而,小七的决定再一次出乎大家意料,他选择支教,支教地点正是他的老家,那个偏远的乡村。不管我们兄弟几个如何苦口婆心的劝阻,都动摇不了小七的决心。
小七说,当年,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集全村之力东拼西凑才交齐了学费,几乎每家都出了钱,如今到了他回报乡亲们的时候了,老家的孩子们,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渴望读书,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自己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抛弃他们,自己在都市生活,于心不安。
小七背着他硕大的行囊回到了老家,同宿舍的我们也各奔前程,进了不同的公司,做着不同的工作,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
小七的QQ空间更新很慢,有时候十天半月才会上传几张照片,依然是像素低的可怜,依然是有些模糊不清。
小七说,老家那边没有宽带,也没有3G、4G网络,他只有每次去镇上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的时候,才有机会上网,才能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以照片的方式告诉我们。
那些照片里,有小七支教的那所小学校,瓦蓝瓦蓝的天空下,土黄色的毛坯房,在阳光中泛着金黄色的微光,二三十个孩子簇拥着一脸笑容的小七,小七的眉眼看不清楚,但是那笑容,却干净清澈的如同头顶的蓝天。
那些照片里,小七带着孩子们去野外踏青,在纯天然的绿草碧空下,嬉戏打闹,无忧无虑。
那些照片里,小七带着孩子们采摘野菜,然后一起做农家美食,野菜羹、野菜饼,还有榆钱饭、香椿拌豆腐……
冬天没有暖气,小七和孩子们围在火炉子旁边,读书、上课。
学校经常停电,漆黑的夜里,小七和孩子们点着蜡烛,做着游戏,唱着歌。
小七笑着说,自己的生活比得上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且比陶渊明更快乐,因为有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陪伴着自己。
直到有一天,照片里,小七和一位穿着红色格子衣服的姑娘相拥而立,意态亲昵,两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突然开始羡慕起小七,他从来没有将目光投向那些云山雾罩的远方,而是紧紧的抓住了实实在在的眼前,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意和乐趣。
那些照片,那些鲜花,那些笑容,那些孩子,装扮着他的生活。他的精神世界里,弥漫着诗意和浪漫的气息,丰盈、踏实、精彩绝伦。
当我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起早贪黑马不停蹄的工作、工作,当我好不容易有点闲暇时间,却又消耗在微信、微博、网络游戏中的时候,经常会想起小七,然后才突然明白——
我们经常把本该诗意的生活,硬生生的过成了苟且和窘迫,却又眼巴巴的盯着虚无缥缈的远方。而小七则正好相反,他将自己能够牢牢把握的眼前,活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诗意和远方。
最近,小七更新了一张照片,是自己家的农家小院。照片下方,配了一行文字,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虽穷,却能在自己的生活里“诗意地栖居”。有书、有歌、有风景,门庭虽寂寥,人却不寂寞。月洒院墙、风摇影动,生活看似苟且,却满是诗。
正如身处穷乡僻壤、坐拥诗与远方的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