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脉。
放眼望去,除了皑皑白雪,尽是些悬崖峭壁。
一只雪豹正匍匐在岩石后面,对不远处的岩羊群虎视眈眈。
周围较少的掩体,让它不能轻举妄动。
它只能静静地等待,看看是否有落单的岩羊过来。
好在,它终于等到了。
电光火石之间,雪豹一跃而起,几个箭步就冲上去咬住了岩羊的脖子。
但因为冲得太猛,它俩一起滑下了山崖。
60米,20多层楼的高度。
镜头随着它俩从上落到下,没有切。
猎豹和岩羊一次次摔在峭壁上,光听着都觉得肉疼。
整个坠落的过程中,雪豹一直没有松过口。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殉情。
整整35秒,每一秒都是残忍的煎熬。
而这,仅仅只一个开场——
《水深火热的星球》
Hostile Planet Season
有关自然界的纪录片,总是华丽而壮美的。
以致于我们往往忘了,壮美之下的自然界还有另一副鲜为人知的面孔——
残酷。
正如片名一样,这是一个水深火热的星球。
对人类是如此,对动物更是如此。
前段时间大火的《我们的星球》也讲了这个问题,不过不如本片来得专注。
《我们的星球》
这部由美国国家地理拍摄制作的《水深火热的星球》总共六集。
分别介绍了地球最深、最高、最冷、最热、最潮湿和最干旱的自然栖息地里,动物们是如何在绝境下生存繁衍的。
主持人,则是被称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辣个男人——
贝爷。
不过这一次,他不吃,只看。
高山
前面提到的雪豹,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去捕食,是因为它已经饿了几个星期了。
横竖是个死,摔死总比饿死强。
哪只雪豹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玩命的。
奈何,全球变了暖。
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平均每十年都会增长1度。
听起来可能没什么,但这对雪豹来说并不太好受。
进化赶不上变化有多痛苦,只有它自己知道。
它的皮毛可以抗住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但零上十几度就……
大概相当于炎夏之中穿着毛衣毛裤,再加件棉袄。
没办法撒开腿跑,捕猎自然是笑话。
它只能趁着难得的低温天气里,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
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
便是开场的那一幕。
而饱餐一顿后,等着它的只会是又一场饥荒,以及一场豁出性命的捕食。
抓获羚羊之后,雪豹受了重伤。
这还算好的。
有些动物,一出生便要开始与死神赛跑。
比如,同样生活在高山上的白颊黑雁。
为了躲避掠食者,雁妈妈选择了在高达120米的孤峰顶上孵出雁宝宝。
安全是安全,但也存在着问题。
如果36小时不进食,雁宝宝就会死掉。
而最近的草地距离这里大约1.6公里,雁妈妈和雁爸爸很难来回飞,给宝宝喂食。
那么,就只剩下了一条路:
让雁宝宝自己”飞“下这座峭壁悬崖。
为什么打引号?
因为与其说那是飞,不如说是坠落。
事实是,雁宝宝真正能够飞行,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但生死存亡之际,顾不得这些。
雁妈妈飞了,雁宝宝们也只好跟着,跳了。
空中,雁宝宝们拼命地扇着还不能称之为翅膀的翅膀,拼命想要减缓下坠的速度。
有用自然是有用的,可效果微乎其微。
于是你会看到,雁宝宝像一个弹球一样,一次次撞在陡峭的岩壁上。
然后直直地跌到崖底。
命薄的,还未落地就先摔死了。
命硬的,就得让运气再走一步。
因为等在崖底的不仅仅是雁妈妈和雁爸爸,还有垂涎三尺的掠食者。
据统计,在悬崖上出生的雏鸟,只有大约一半能成功活过第一个月。
我们常常批评一个人时会说,连走都还没学会就想跑。
白颊黑雁不一样,它必须先学会飞。
沙漠
在这儿,太阳是爹。
纳米布沙漠最热的时候,地表沙子的温度可以到达70度。
没有人愿意在这种地方居住。
但动物们没办法。
生于斯,就得长于斯,死于斯。
它们只能发挥自己天才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求存。
比如,蜥蜴会通过"跳舞"来避免自己的脚被烫伤;
又比如,隆头蛛会用丝把沙子连在一起,织成一张"沙毯"盖在自己的洞穴入口;
又或者,选择傍晚或深夜出来行动。
生活在沙漠里的这些动物,每一场觅食,每一天的生存,都是在和太阳赛跑。
草原
与前面的高山、沙漠相比,草原似乎算还好,至少环境没有那么极端。
但这里同样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残酷的杀戮。
比如,在草原上出生的那些弱势新生儿。
它们最难熬的,就是出生的第一天。
片中出现的汤氏瞪羚幼崽,很多甚至都活不过一个小时。
瞪羚妈妈只能不断舔舐宝宝,尽量消除它身上的气味。
然后站在远处静静观望,默默祈祷(如果站得太近,会暴露宝宝的位置)。
有幸免于难的,自然也一定会有遭殃的。
而除了司空见惯的弱肉强食,同类相残的事情也不少。
为了干旱季节里的一片池塘,两队阿拉伯狒狒可能会以命相搏。
赢了的等着下一次防守,输了的等着下一次进攻。
光是活着,就耗尽了它们所有的力气。
残酷吧?但还有更残酷的。
因为全球变暖,它们生活的极端环境正在变得更加极端:
全球沙漠面积每年都会扩张近13万平方公里;
草原上,气候平衡被打破,天气变得愈发不可预测,要么极其冷,要么特别热,要么旱得冒烟,要么来一场暴风雨;
海洋里则是出现了水母的泛滥成灾,生态系统面临不可恢复的危险。
更不用说受影响最大的极地。
海冰的融化期来得越来越早,北极熊能在冰面上捕食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
在等待海面重新结冰的时间里,它们几乎只能靠去年冬天积累的脂肪生存。
和四十年前相比,海冰的面积下降了百分之四十。
大量的冰川融化,让极地本就严苛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前段时间推过的《我们的星球》里也有一幕让人特别揪心——
俄罗斯的东北海岸上,10万多头海象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
海象们捕食后无处可去,只能挤在狭小的沙滩上。
有些甚至只能爬上悬崖才能找到空地,等要捕食的时候,再跳下去。
不知道的还以为它在自杀。
其实只是因为它们在陆地上的视力太差,看不见眼前是悬崖。
它们也不想。
可海冰已经退到了遥远的北方。
《我们的星球》
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这部纪录片里的有些镜头似曾相识。
这不奇怪。
众所周知,拍纪录片是很难赚钱的。
而且吃力不讨好。
这么多年了,转来转去也就那几家,BBC、国家地理,现在又加了个网飞。
几百人的顶尖团队,全世界几十个严酷的地方到处跑,演员还是从不会和你商量的动物和大自然。
不仅一个镜头可能得等好几个星期,稍不注意甚至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有些美轮美奂、震撼人心的镜头,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水深火热的星球》工作照
我是一直挺敬佩这些团队的。
历尽千辛万苦,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这个星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美景,也有让人不忍细看的残酷竞争。
这都是亿万年来自然法则下演变而成的结果。
只是如今,自然美景依旧在,残酷却又多了一个方面。
动物们耐得住严酷的环境,躲得过天敌的追击,但它们阻止不了人类。
由于水源被大量截取,现在象群们需要走更远的路才能找到水源;
以前草原上的美洲牛多达6000万头,由于人类的捕杀,锐减到了现在的1000头;
雨林中的红毛猩猩,因为人类的滥砍滥伐,它花了数年记下的森林地图正在一天天消失……
种种长期以来的过分攫取,加上肆无忌惮的温室气体排放。
最终导致了现在的物种锐减,全球变暖。
坦白讲,全球变暖是必然的。
除非人们不用电、油、气……停止一切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活动。
这当然不可能。
但很明显,不该是这样一种速度。
我们似乎很容易忘记一个客观事实,这个星球不仅仅是这些动物们的家,也是我们的家。
地球是不怕什么的。
经历过了5次物种大灭绝的它,缺了谁都一样照转不误,一样会重新焕发生机。
例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切尔诺贝利。
谁都知道这场悲剧。
8吨多辐射物质泄漏,34万人被迫离开家园,至今这座城市依然被叫做"鬼城"。
而这座人类无法踏足之城,早就悄悄被自然所接受。
植物生长,动物入驻。
我们的禁忌之地,反倒成了它们的希望家园。
就算再怎么水深火热,动物们永远能找到合适自己的生存方式,负重前行。
但人类可以吗?
人类之前,地球上有生命;
人类之后,地球上也会有生命。
地球不属于人类,人类却属于地球。
我们其实早就知道:
会被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