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有书卷气是骂人
当下有书卷气是夸人
一夸一骂一字之差
应该永垂过往
还是不朽当下
这是前几天站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的艺术中心的大门口时,突发奇想信口胡诌的一段顺口溜。
“书卷气”这三个字,如果放在以前,跟谁贴上边儿,无疑就是在骂谁。
不同的时代,给这三个字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大了去了。
我们小时候听到这仨字儿,便一定会跟“腐朽没落”搭上关系,头脑中的画面感一定不可能与“美”有一点点瓜葛。
至少脑海里会出现的场景,是在一个满是灰尘的,没有阳光照射的,阴森森的屋子里,墙壁和天花板挂满了蜘蛛网。一个或一群又老又丑戴着老花镜的人,目光呆滞,面无表情……
这是那个年代留给人们的思维定势。
把“书卷气“这个标签贴给谁,都好似在对谁进行着人性的侮辱。当然,如果哪位敢给自己贴上这枚标签,那一定就是自取其辱了。
然时过境迁,如今“书卷气”早已经是对“文化人儿”的一份份量十足的褒奖。
如果哪位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其作品,一但沾上点儿“书卷气”,无论如何都会在市场上卖出一个好价钱。
现在如果哪位大神、大咖、大家们身上不沾点儿“书卷气”,估计都不好意思迈出自家的大门。
神奇吧?
一模一样的三个字,可以让你灰头土脑,也可以使你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