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样一个问题摆在我眼前:如果有一杯忘情水,可以让你忘记悲伤,你愿不愿意喝下去?
我的第一回答是,不,我不要喝。
这样的回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悲伤,让我有了各色情感。
不得不说,我想改变自己暴躁的脾气很久了。从初中升入高中,我想着改变;从高一到高二,我还是想着改变;从高二到高三的上半学期,我想着改变;从高三上学期到下学期,我想着改变,可是这一切一切的“我想”抵挡不了脾气的愈演愈烈。当我从高中到大学了,我远离了那个生活的小小世界来到了另一片小小世界,我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要快乐,我要尽力对别人好,我要学会容忍自己的脾气。对,这些,我到现在都做到了,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失去了一个东西——七情六欲。远在四百多公里之外的家人我不会想他们,他们电话打过来我都不会想着去接,甚至我自己都不会感觉到已经两个星期没有和他们通过电话;我开始对自己曾经在意的人的举动漠不关心,那个陪我走过三年青春的知己,我现在已经完全不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甚至现在我连她哪个专业住在哪里我都不会正确地讲出;我开始对这里的生活有一种顺从感,我逐渐失去了埋怨事情的能力,失去了因为一件事情大喜的能力,失去了为一个情节失声痛哭的能力,失去了深爱或者痛恨一个人的勇气。
容忍,让我失去了情感。
没有悲伤,瞳孔中的世界也没有了色彩。
2、悲伤给予我不断的源泉。
之前的随笔都可以顺顺利利地抒发感情,一笔下去便不可收拾,我喜欢并且享受着这种感觉。悲伤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沉痛,更是那些快乐的、感动的、悲喜交加的、愤怒的、懊悔的、辛酸的瞬间。
我可以很自然地写下我想说的,并且想说的东西也是真实存在的。而现在,我仿佛不再悲伤,但那些文字也不再真实。
在听《奇葩说》的辩手的陈说时,我很坚定——不喝!可是当渐渐接近尾声,我开始动摇,我开始怀疑,如果真的有那样一瓶水,我要喝,我也想让我的家人喝。
接下来还是一点一点来吧,我感觉自己在这里已经适应了一条一条的陈述。
1、我想让多年悲伤不再继续。
在前面的第一点中提到了我在大学的时候突然就可以收敛自己的脾气了。但是我想说到一点就是当在大学与我的家人打电话时,我还是曾经的样子。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个。
这样多年的悲伤给予我的痛苦与前进地动力似乎已经很多了,我想换一种悲伤的激励,当同一个悲伤持续很长很长时间时,它已经将痛融入骨髓,而对那个带来痛的地方,她也会毫不留情地返还痛苦,即使她在很努力地阻止改变着自己。
我也想让我的家人喝下这瓶忘情水,因为他们痛苦悲伤的时间更久于我。
2、我想拥有更多快乐的力量来让更多的人看见阳光。
很庆幸的是,因为经历悲伤,家里人教给我的很积极,而我自己也很庆幸地没有因为悲伤而想着更加糟糕的事情。悲伤,让这样的家庭想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悲伤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激励人心的力量比快乐给予的力量要大很多。可是,当一个人长期存在于悲伤中,她便会忘记快乐的味道,更不要说把快乐幸福感带给他人。
想着去帮助别人,有一方面就是让他们从悲伤中走出,走到有可以感受到阳光的地方。可是当一个人的悲伤根深蒂固时,话语行动需要得力量、时间与折磨太多太多,如果恰好有一杯忘情水,让他忘记,打开另一个世界,开启自己全新的人生,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让他再一次饱受折磨地将自己的悲伤化为前进地动力,还要考虑到悲伤再度爆发转化为另一种不可控制的潜在危险性呢?
如果有一杯忘情水,那就让快乐毫不顾忌地到来吧!
很喜欢舍友对我讲的一句话:
因为你的眼睛都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