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阅读,继续跟大家分享文章,每天进步一点点!
达尔文在剑桥神学院读书时,成绩普普通通。植物学教授汉罗斯却看出达尔文有着特殊的才能,力保他随贝格尔军舰进行环球科学考察,从而使一个普通的人,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可见具有慧眼的人会根据这些细微之处,正确判断出事态的发展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曹操晚年曾让王必管理御林军,司马懿认识这个人,就提醒曹操说:“王必喜欢喝酒而且粗心,恐怕不能当这个官。”曹操反驳说:“王必一直跟随着我四处征战,忠心而且勤劳,意志坚强,他可以。”不久,王必便被叛将蒙骗利用,使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许都城发生大骚乱,几乎导致曹氏集团的垮台。司马懿看人从性格,曹操看人从表面,看似曹操了解王必,其实不然。所以诸葛亮认为最大的敌人是司马懿,而不是曹操。
中国古代人当兵,是全民都要服兵役的。现在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政策,可是在古代的学问就大了。中国地域广大,要不是实行全民兵役制,恐怕早就分裂了,可是全民兵役制也有问题,一个人什么时候当兵成年男子当兵,家里谁来劳动
汉朝的时候,壮丁要到23岁才开始当兵,为什么要确定是23岁这里面很有讲究。古代有说法,“三年耕,一年蓄”,就是耕作三年,就基本上有一年的积蓄。古代20岁才算成人,政府才会给他田,才开始耕种,等到23岁,就有了一年的积蓄,就可以为国当兵了,所以才定23岁当兵。
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考虑,也是道德上的打算。一个小伙子成人以后需要照顾到家庭负担,如果刚成人就要去当兵,难免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且还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况且不是每年都丰收,还有荒年,要是没有积蓄,家里接济不上怎么办所以让他们在家里劳动三年,一方面可以结婚生子,一方面可 以稍有积蓄,为国当兵才没有后顾之忧。
汉朝的官员,都是社会底层出身的,对社会的情况非常了解,制定的制度也都是很人性化的,因为他们自身都经历过,也都非常了解身边人的心理状况,所以才建立了这么人性化的制度,才能够在古代那么落后的技术条件下组建那么一个庞大的国家,并且延续几千年未曾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