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原生家庭的案例频频发生,让人三观尽碎。
有一家人,当妈的因为一件小事把自己的孩子杀死,事后又发懵,丈夫回家一看也吓傻了。结果这对父母将孩子分尸,用盐腌制,藏进冰箱冷冻,然后报了孩子失踪。
还有一家人,当妈的因为孩子考试语文考试成绩不高,用手机充电线活活将孩子勒死,然后这位母亲又跳楼自杀。但其实孩子语文也考了89分。
还有一篇报道里提到,在采访某位亲手将孩子杀死的母亲时,她说了一句让人后脊背发凉的话:我能生下你,也能毁了你。
我其实很少关注这类负能量的社会新闻,这都是我妈告诉我的。
她也直呼不能接受:这到底是怎样的父母,才能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下毒手,平时善良到连自己养的猫猫狗狗都不忍心打一下,孩子就能这样对待?
但我妈也承认,唉,都是第一次当大人,第一次当父母,说来也是可悲。
我也半开玩笑地说,就是,你说我们这些儿女多冤枉,我让你生我了?你生我的时候,经过我同意了?干嘛生了之后就要事事替我做主?
我妈竟然第一次没有反驳,是啊,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被动的产物,有的甚至能被父母做一辈子主,被动一辈子。
在和我妈讨论到这些事的时候,她也不禁在反省,这些杀了孩子的父母罪有应得,但我们这些普通父母也要反省。
我妈说,生孩子的时候都太年轻,自己有个脾气,不顺心,也拿孩子撒气,动辄打骂,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
我当即感动到想哭,拉着我的妈的手,亲娘啊,你现在道歉还来得及。
我妈放下洗碗的刷子,一指门外:滚。
我屁颠屁颠,好嘞。
2
我一朋友,在北京拼死拼活工作,但背着原生家庭的锅,她们家重男轻女,母亲从不疼爱她,只让她赶紧掏钱,给弟弟结婚用,给弟弟买房用,给弟弟的孩子赡养费。
结果朋友的弟弟还不争气,赌博输钱,欠了一屁股债,弟妹闹着要离婚,结果她妈说,如果离婚了,就带着一家老小到她这里住,还让朋友把弟弟的赌债都还了。
朋友当即拒绝,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忍无可忍,结果母女俩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最近也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一流大学的高材生,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拉黑了父母近六年,言语里满满的心酸和无奈。
都知道《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吧?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樊胜美。
除去刚才所说的这些极端案例,普通家庭的父母,和作为普通父母子女的我们,实际上在面对亲情关系时,也有一些不可调节的尴尬和问题。
这种情况,过年时尤其明显。
子女一年不见父母家人,好不容易过年有七天假期,逮住这个机会,父母就要抓紧机会好好进行“关怀”和“慰问”。
要么是直接关怀——
有没有找对象?有没有升职加薪?有没有计划在外地买房买车?有没有计划结婚生孩子?
要么就是间接慰问——
那个谁家的某某已经结婚了,那个谁家的某某已经有二胎了,那个谁家的某某赚了多少钱了,那个谁家的某某领着父母出国过年了。
要么就是直接下达死命令——
给你介绍了个对象,明天去相亲。赶紧把你的工作辞了,回来考公务员。如果再不找个对象,明年你就别回来了。你不结婚生孩子,我们这日子没法过,没有盼头。
忙碌了一年,辛辛苦苦攒点钱,给父母买了礼物送上红包,本想回家休息几天,好好享受家庭温暖,结果可倒好,成了父母的唠叨大会。
甭管你在外赚多少钱,有多少成就,有多么能干,有多少粉丝,只要你不找对象,你不结婚,你不生孩子,你没有顺他们的意,那你就是不孝。
在他们眼里,你或许只是一个不结婚不听话玩儿野了的熊孩子。
3
今天下午我在修改这篇文章和编辑后台时,看到有读者在昨天文章下回复说:
话虽有道理,但不能这么一概而论,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其他情况:
一,父母对孩子的所求,有时不是很简单,而是太过复杂。
二,父母对孩子的所求,有时不是我们自己的所求,甚至与我们想要成为的人背道而驰。
但恰好就是这两点,造成了许多人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编辑小安回复她说,我今晚会谈得更深入。其实,我也不是想谈得深入,只是告诉读者,不要再拿着什么“父母总是为你好”当做你必须什么都听父母话的理由。
很有可能,你下次遇到的相亲对象,就是一个“妈宝男”。
我们已经长大了,远走他乡,思维和见识比以前长进不少。
父母却老了。
听起来很感伤,但却隐约透露出另外一个真相——父母的思维和认知,也跟不上你了,甚至没办法跟上这个时代了。
再加上那些烦人的亲戚们,未必希望你真的幸福快乐,他们只是等着你回来,逼问一些让人难以启齿回答的问题,获得一些优越感,然后让自己和父母都难堪。
既然回家不可避免,听到父母的唠叨和亲戚的逼问不可避免,你要提早做好应对措施。
往年都是低眉顺眼,今年我建议你好好教育一下爸妈,和那些爱多嘴的亲戚。
第一:要经济独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力量,用钱堵人嘴这件事最有用。过年回家先给父母送上大红包,哄他们开心,亲戚发问时也理直气壮,在外地工作就是赚得多,就是比在家里强,让他们乖乖闭嘴。
第二:内心要笃定。
不要因为父母一时的唠叨就动摇自己的立场,自己要先有定力,和父母讲道理摆事实,分析在外地和在家工作生活的利弊,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在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父母能够理解和接纳。
第三:要学会沟通技巧。
学会和父母与亲戚沟通,不是一味忍之听之,要适时进行反抗,要据理力争,有时爸妈不是不理解你,而是你没有给他们理解的机会,趁着过年,好好深谈一次,有效的沟通,比忍耐和回怼都有用处。
最重要的一点,空口无凭,你更要把言语落实到行动上,要更上进和成就自我。
父母看到你真的过得好,才能放心松开手,让你自己去闯。(更加详细的建议我在去年过年前就写过文章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看。)
4
今天的题目有些唬人,过年要好好教育父母。
实际上,我是在说,利用过年休假,好好和父母进行沟通,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一次交流,彼此沟通最真实的想法,看是否能够找到共同解决现在问题的途径。
哪怕最后依然无法解决,依然无法相互理解,但起码能达成谅解。
不然,我们和家人之间,就会永远有一个解不开的结,特别容易变成死扣,不能触碰,一碰就炸锅。
现在很多儿女,其实不懂得如何做儿女。
现在很多父母,其实不懂得如何做父母。
做儿女的,要学会和渐渐老去的父母相处,理解他们有时的落伍和固执。
做父母的,要学会适时适当放手懂得放权,谅解儿女们的不顺从和执拗。
面对父母的不理解不认同不支持,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提早认知。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的父母,每天也有很多的压力,来自亲戚,来自邻居,来自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悠悠之口。
有时你或许会觉得父母很烦,很爱唠叨,但其实,他们从内心里,不是希望真的把你拴在身边,不是真的希望你赶紧结婚,而是担心你现在过得不好,担心你以后老了怎么办。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有你自己真的幸福了开心了,父母才会放心,别人也就无话可说。
有时父母也会犯糊涂,有认知偏差,认为你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可以幸福快乐,认为你和别人一样有好工作好收入好对象,就能高枕无忧。
他们或许也不是逼你满足那些条条框框,是希望你幸福,不过他们认为你的幸福,就是他们所说的那些期待。
这时,你应该要帮忙父母,让他们知道,你的幸福,只能自己做主,也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独门秘籍,之前家人和我提及回家或结婚的事,我都会反问,你们是真的希望我赶紧回家结婚满足你们的期望,还是真的希望我幸福和快乐?
父母心里,都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5
最后说一件挺有趣的事情,马云的阿里巴巴年薪40万招聘淘宝资深用研专员,年龄需在60岁以上,结果收到了超过3000份简历。
而那些大叔大妈的简历,看完后简直要送上自己的膝盖。
大专本科学历占到一半,还有博士、硕士、甚至还有双语进行申请的。
有一位83岁的大妈毕业于清华,一位62岁的大伯精通PS还是潮男,一位67岁的大爷出了一本讲资本的书网上卖断货,一位66岁的退休老干部拎着一堆奖状来面试。
个个身怀技能,又个个深藏不漏。
这个事情,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正如一条评论里所说:
回家安心过年,父母总爱唠叨,聚会时又遇到那些多嘴的七大姑八大姨,你就可以打开手机,找到这条新闻,默默递到他们面前。
——还在关心我的私事?这并不会给您带来什么快感。
——看看这些阿姨们,你们都学着点,这就是别人家的阿姨……
我保证,只要此招一出,整个饭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哈哈哈哈。